
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流派,由河北邯鄲永年人楊露禪等人在陳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特點是拳架簡潔,舒展大方,速度均衡,輕柔順和,緩慢大氣,勁力內含,不發力,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和女同志練習。目前主要有傳統103式、國家規定競賽套路40式、42式及24式等。
健身作用
通過改善練習者的大腦功能,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活動,對于白領亞健康產生的神經衰弱失眠、頭暈、頭痛、過度疲勞等疾病,有著顯著的健腦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極拳要求全身要放松,使得人體的血管阻力減少,能夠加速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其采用腹式深呼吸,要求氣沉丹田,因而對五臟六腑有著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練習者語
我叫任臘花,今年68歲,退休前在市發改委任總經濟師,練習楊式太極拳已經15年,現任焦作市楊式太極拳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我身體素質本來很好,但在機關上班,每天伏案工作,時間長了,出現頸椎增生,兩肩如挑重擔,感覺很沉。1985年的時候,由于做年度計劃,長時間連續工作,感覺非常累,有時飯都不想吃,后來發展到嚴重胃病。在別人的影響和建議下,我師從焦作市楊式太極拳協會會長張素珍,開始練楊式太極拳。先練24式,半年后頸椎增生情況好轉,渾身輕松許多,于是又開始學習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103式。2001年退休后,我練拳的勁頭更大了,以前每天六點半練到七點半,練一個小時,退休后每天早上從六點半練到八點半,練兩個小時,而且春夏秋冬堅持不斷,一年練300天沒問題。我現在頸椎病好了,能吃能喝,一天到晚精神很好,越練越有興趣。練拳時伴著《梁祝》等輕音樂,感到非常陶醉,練拳簡直成了老年生活中的一種享受。多年來,我在自己練的同時免費教人,發揮余熱,感覺非常快樂。
根據這些年的練習體會,我認為在練太極拳時,一定要身心放松,把虛實、松沉、開合、轉換貫穿于所有動作中,招招有攻防意念,勁力內含,舒展輕靈。太極拳從頭到尾采用半蹲姿勢,要求身體不能上下起伏,腿部受力大,易傷膝關節,練習時要多加注意,循序漸進,初練時不要下蹲太過,待腿部力量增強后,再適當增加訓練強度和練習時間。
健身作用
鄧小平說,“太極拳好”。焦作市是太極拳的發源地,群眾習練太極拳的基礎雄厚,希望通過政府和社會的努力,使更多的人參加到練習太極拳的行列,增強體質,愉悅身心,為美好生活打下良好的健康底子。(原標題:焦作楊式太極拳協會秘書長任臘花:練習太極拳增強體質愉悅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