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思”的斑點分布很有規(guī)律
□記者 郭長秀 通訊員 龍邦 文圖
本報焦作訊 12月1日,記者從博愛縣竹子科學研究所獲悉,該縣的“兩相思”竹子新品種,順利通過國家林業(yè)局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組織的專家認定。至此,“兩相思”正式列入我國竹子名錄。
12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博愛縣許良鎮(zhèn)下水磨村村民蔣小六的竹園,蔣小六告訴記者,他的竹園共有30畝,其中“兩相思”占了20余畝,大的“兩相思”竹竿胸徑最多達8厘米。
在蔣小六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兩相思”竹竿上的斑點,分布很有規(guī)律,斑點隔節(jié)分布,左右錯位對稱,或零散或呈條式集中分布在溝槽內,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據博愛縣竹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張玲介紹,“兩相思”當地稱為對花竹,和斑竹(當地也稱湘妃竹)一樣系桂竹的變種,約50余畝。“兩相思”是在1996年竹子普查時發(fā)現,2002年起,技術人員對其生長習性和遺傳性狀進行多地區(qū)試驗研究,當地引種到太行博竹苑。經過10年觀察,“兩相思”具有的特異性、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非常符合林業(yè)植物新品種的要求。
據了解,博愛縣竹林,是我國黃河以北,緯度最高、面積最大、品種最多、歷史最久的人工栽培成規(guī)模化、產業(yè)化的竹林,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鄉(xiāng)土竹種有斑竹、筠竹、甜竹、變竹、羅漢竹、黃槽斑竹、兩相思等7個和近90個外來竹種,被稱為中國北方古竹林的“活化石”。(原標題:博愛縣“兩相思”正式列入我國竹子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