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新聞資訊 >> 瀏覽焦作

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正雷曾教過數十萬人

2014/4/4 11:41:29 點擊數: 【字體:

    若是往常,周日的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東的太極拳祖祠仍應一片靜謐,但昨天,這里圍滿了游人,而在祖祠內的陳王廷塑像前,不少人爭相拉著一位身穿淡藍色練功服、中等身材的老人合影。

  “集體活動結束后咱們再照,這么多徒弟來這兒一趟不容易。”拍照的人實在太多,老人無暇顧及,只好婉言拒絕。

  5年前,老人60大壽時,他宣布,自己的弟子也可以帶徒弟了。5年后,老人開啟了人生的又一個起點——第一次帶領再傳弟子回到陳家溝認祖歸宗。

  這位老人,就是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

  談認祖

  讓太極拳

  “薪火傳承、世代沿襲”

  昨天上午9時50分許,陳正雷再傳弟子認祖歸宗儀式在鞭炮聲中開始。面對著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的塑像,陳正雷虔誠叩首,并上香敬酒。

  跟著陳正雷來的,還有數十位親傳弟子,他們在陳氏先祖牌位前跪拜,并叩拜師父、師母。隨后,第一次來到陳家溝的陳正雷的100多名再傳弟子同樣行跪拜大禮。陳氏先祖的碑林平時鮮有人進入,昨天,陳正雷帶著祭品,和弟子、再傳弟子們,來到先祖的墳前。

  和平常人家祭拜先人一樣,這位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武術大師,用最中國、最傳統的方法,虔誠祭拜先祖。

  2008年,陳正雷在60大壽生日宴會上對著自己的入室弟子、入門弟子宣布,“你們也可以收徒弟了。”他希望,能在5年后帶著再傳弟子們,回到太極拳的故鄉陳家溝,向先祖們匯報技藝。

  于是,陳正雷選擇在今年清明節前的最后一個周日,兌現這個諾言。

  陳正雷說,他想讓再傳弟子們懂得認祖歸宗、傳播太極的責任。對此,他總結成16個字,“繼承家風、薪火傳承、世代沿襲、經久不衰”。

  談收徒

  一人教過數十萬人

  影響150多個國家

  在太極拳體系中,能否收徒是最嚴肅的一件事,陳正雷也遇到過這種困惑。1996年,陳正雷第一次收徒,現在回想,他仍覺“心有余悸”。“敢不敢這么做啊?當時我就找到體委的領導匯報。我說,你看人家文化界、藝術界都在電視上正式收徒弟了,比如相聲、京劇、昆曲,我們體育界、武術界能不能收徒啊?”

  陳正雷得到的答復是,“當然可以”。當年,他在陳家溝的一間大廳里,首次舉辦收徒活動。

  他說,1996年至今的近20年間,他舉辦了10多次收徒活動。國內外正式拜他為師的徒弟達到523個,其中,100多名外國弟子分布在海外40多個國家。事實上,陳正雷從1970年就在陳家溝教拳,他說,如果算上沒有拜師的,僅他一人教過的學生就達數十萬人,影響150多個國家。

  談沉寂

  最初和《少林寺》要一起拍的還有《陳家溝》

  但和近些年來風生水起的少林功夫相比,同是中國武術瑰寶,同是出自河南的太極拳,顯得有些沉寂。陳正雷認為太極拳的“落差”和電影《少林寺》的播出有關。

  昨天,陳正雷向河南商報記者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79年,香港一家影業公司派了導演兼編劇陳文來到內地,當時,陳文計劃拍兩部電影,一部是《少林寺》,一部是《陳家溝》。陳文找到陳正雷,并把剛寫好的《少林寺》劇本給陳正雷看,隨后到少林寺和陳家溝分別拍攝了一部新聞紀錄片。

  但由于陳文對陳家溝不了解,不久后,他帶陳正雷來到鄭州,讓陳正雷講述陳家溝和太極拳的故事,陳正雷講了三天三夜。聽罷,陳文找到了靈感,并選擇陳家溝“雙英破敵”的故事,加上已拍好的新聞紀錄片,一并交給公司領導。領導聽后很感興趣,決定先拍《少林寺》,再拍《陳家溝》。

  陳文花了4個月時間拍好了《少林寺》,專家審片覺得故事情節和電影場景都很好,但少林武術體現得不夠,演員動作“一點兒沒有少林功夫的味道”。這時,陳文交了底,這些演員都是京劇團的。董事長聽后大為惱火,拿起打火機把劇本燒了,還罰了陳文5000元。

  隨后,導演換成了張鑫炎,但劇本還是陳文的劇本。不過,張鑫炎換了全部的演員,其中就有李連杰。電影播出后,紅遍全國。

  陳文受此挫折,便把《陳家溝》放下了。“如果陳文不受挫折,兩部電影都出來了,就是少林、太極兩朵金花。”陳正雷說。

  談推廣

  要感謝“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

  陳正雷承認,目前太極有些“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味道,國內很多人了解太極,但和河南無關。“受小說《倚天屠龍記》影響太大了。”

  “金庸先生創作時,把太極和武當聯系在一起,把太極的創始人寫為張三豐,其實這都是民間的傳說。”陳正雷說,湖北利用這種影響力宣傳,武當山也抓住機遇大力宣傳。

  此后,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三級政府一直努力為太極拳“正名”。陳正雷說,2007年,經專家研討,文化部批準陳家溝為“太極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國太極拳發源地”。同年8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武術協會在陳家溝掛牌“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從此,太極拳得以“正名”。

  前不久,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訪華,和小學生一起打起太極拳。而被眾人熟知的,胡錦濤、溫家寶、薩科齊、馬云、李連杰等眾多國內外政要、明星,都是太極拳愛好者。

  “放在全世界來看,練少林武術的人數不足練太極拳的20%。”陳正雷說,小至黃口小兒,大至耄耋老人,都可以練太極拳,從群眾基礎來說,太極拳才是“世界第一運動”。

  陳正雷說,太極拳的推廣還要感謝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編寫的“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它讓人們從小接受太極拳教育,并終生受益。

  他認為,馬云、李連杰目前力推的“太極禪”也是對太極的一種推動,“你得先把人們引到這個圈子里,人們才知道太極都有哪些傳統流派,有哪些大師。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太極還是一種面向大眾、強身健體的運動。”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4-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