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司長趙暉在17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共命名兩批1561個中國傳統村落,并建立了國家保護名錄。其中,云南最多,有294個;貴州有292個,位列第二。
據趙暉介紹,這是我國首次對全國性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社會經濟基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自2012年4月調查開展以來,各地共上報1.2萬余個傳統村落,僅占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9%,自然村落的0.5%。其中包含2000多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3000多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涵蓋了我國少數民族的典型村落。
目前,我國傳統村落保護還存在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表現為:一是傳統村落現存數量很少,在過去幾十年的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傳統村落大量消失,現存數量僅占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9%;二是傳統村落發展滯后,大量分布在貧困地區,村民收入低,貧困人口比例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三是對傳統村落保護的支持還比較少,支持村落發展的措施不足;四是管理指導薄弱,村鎮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有法不依、破壞性建設仍然存在。
趙暉表示,三部門擬用3~5年的時間盡快摸清傳統村落的家底,按“一村一檔”建立中國傳統村落檔案,制定保護發展扶持政策,建立長效保護管理機制,使全國傳統村落基本實現文化遺產得到較好保護和傳承、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見習記者陳晨)(原標題:1561傳統村落列入國家保護名錄 云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