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五去二、一去九進一……”曾經的珠算口訣,你還記得嗎?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通過決議,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實際上,隨著電算化普及,珠算已經淡出人們視線很久。省珠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立昨日在接受天府早報記者采訪時稱,珠算最火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后期計算功能逐步喪失,據不完全統計,我省會珠算的教師也就幾千人。
有了鍵盤就能丟了算盤?
計算快
加減法和一位乘法珠算比計算機快
提高智力
優秀的財會人員需要具有認真仔細、快速準確的素質,而珠算的學習過程就是非常有效的訓練形式。
研究結果表明,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還應進行珠心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具有開發兒童智力的作用。
環保
算盤不使用電池,沒有輻射,比計算機“環保”
珠心算是一種智力體操!
在珠心算中,兒童的眼、耳、手、口多種器官參與活動;這種活動的背后是千百條神經的參與和大腦細胞的積極活化活動。
雙手打算盤,左右手協調動作,左右腦交替運轉,能促進左右腦的協調發展。
這種珠心算教育活動的直接結果是學生機能、心靈和大腦得到了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意志力、思維敏捷性和直覺反應能力得到了培養。
據統計,目前在做珠心算教育的已有30個國家和地區。
珠算是國寶,不能丟。電子計算機不可能完全代替算盤,使用算盤和使用電子計算工具并不矛盾。”
——上海市珠算心算協會會長張德
背景
2006年8月,安徽黃山市政府和中國珠心算協會,以珠算鼻祖程大位的《算法統宗》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珠算巨著與算盤、珠算共同組成“珠算文化”,聯合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珠算(程大位珠算法、珠算文化)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以民間文化、傳統音樂、曲藝等分類的十個目錄中,珠算歸檔民俗。
傳承
舉行珠算相應活動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行,教科文組織正式將中國珠算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珠算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也有‘世界第五大發明’之稱!”對于珠算成功申遺,省珠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立一臉欣喜,他說,5年前,珠算申遺未獲成功,但是它早已是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立說,隨著此次珠算申遺成功,中珠協將在隨后安排相關活動,而四川省珠算協會也將就珠算的繼承、發揚舉行相應的活動。
曾經
珠算五級免試一科
四川省珠算協會成立于1981年,是由省財政廳領導的民辦機構。王立說,珠算最紅火的時候是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經常開展形式多樣的珠算活動,比如開展珠算、珠心算技術等級鑒定,組織珠算、珠心算技術比賽等等。
那個時候,在成都還連續舉辦了多屆珠算大賽,成都、德陽等學校的同學們踴躍參加,學校也非常重視。王立說,那個時候,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如果珠算達到五級鑒定,就可以免試一門課。但后來隨著電算化普及,珠算原有的計算功能被逐漸取代,現在財經類院校都已取消珠算這門課程。
現在
或重回小學課堂
目前我省高校,尤其是財經類院校不再開設珠算課程已是事實。那么,曾經被列為必修課的小學校是否仍在開設珠算課?
天府早報記者昨日調查發現,事實上,成都的中小學校“放棄”珠算也已有好多年。成都同輝國際學校的負責人說,學校10多年前就沒有珠算課了,是否重開珠算課還沒有這個打算,主要原因是會珠算的老師太少。對此,王立也稱,現在會珠算的老師的確不多,全省據不完全統計也就幾千人。
事實上,珠算課重回課堂也并非沒有可能。據了解,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科目的新課程標準中,在1-3年級對于數的認識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的要求,這或許為珠算重回小學課堂打開了一扇門。“不過,各個地方學校執行力度不同。”在王立看來,這都需要當地主管部門重視才行。他舉例說,江蘇省這方面做得很好,由當地省財政廳和教育廳合作,全省的珠算在小學校得到了普及,此外東三省也不錯。
市民回憶
當年花幾元買算盤,還是彩色的
“70后”的王先生說,學打算盤曾是一段抹不掉的記憶,記得上小學三年級學打算盤背口訣,每個同學都花了幾元錢買算盤,有的還是彩色的。
以前到商場買東西,售貨員都用算盤
“80后”的蔣女士說,那時背的珠算口訣,現在都忘完了。印象最深的,那時到商場買東西,柜臺售貨員都用算盤。
專家解讀
珠心算可開發左右腦
王立認為,珠算逐漸被電算化所取代,實際也是社會發展使然。現在珠算盡管逐漸淡化,但以珠算為基礎的珠心算實則在我省乃至成都的幼少兒間推廣得還不錯。什么叫珠心算?就是以珠算為基礎,通過實際撥珠訓練,到模擬撥珠訓練,再過渡到印象撥珠,最終在腦中形成珠像運動進行計算的一種計算技能。
王立說,珠心算就是在腦子里打算盤,它從依靠算珠到脫離算珠,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把抽象的數碼變成直觀算珠印象,并在腦中快速完成計算過程,這對5至12歲的幼少兒左右腦開發很有好處。“現在我們也在與省教育廳溝通,看是否在全省每年舉行一至兩次教師培訓,推廣珠算,讓其再入課堂。”
王立說,我省在珠心算方面開展得很好,尤其是幼兒園。省珠算協會已向省人社廳打了報告,申請成立省珠心算職業鑒定所,今后統一對珠心算老師培訓、考試,直至獲取職業證書。報記者李慶攝影方煒
(原標題:珠算申遺成功 算盤或重回中小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