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墓是一座帶有5個天井的唐代墓葬。
上官婉兒,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殞千年后,去年9月,其墓現身西安咸新區空港新城,備受關注。而完好的墓志,982個字的志文,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7日,上官婉兒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與文物》期刊發表,墓志記載的情節,像今天的古裝劇一樣傳奇。
記者發現,上官婉兒的墓志的志文主要記載了其家族的來歷,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敘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的歷官,而對上官婉兒的經歷描述則頗為簡略,主要記載了上官婉兒年十三為才人(676年),神龍元年(705年)42歲冊為昭容,之后請降于婕妤,唐隆政變(710年)被殺,死時47歲。史書記載其生于麟德元年(664年)。
長期以來,由于上官儀的墓志明確記載為唐朝陜縣(今河南三門峽)人,但是在此墓志上,則說上官婉兒是“隴西上邽人也(今甘肅天水一帶)”。該墓志追溯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顓頊高陽氏(五帝之一),到了戰國時代,因為楚懷王之子子蘭被封為上官大夫,以官職為姓,這也是上官姓氏的來歷。而子蘭也就是歷史上讒言陷害屈原的人。
為何上官儀是河南三門峽人,而婉兒卻是甘肅人呢?
陜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庚哲解釋說,漢代,上官家族從南方的楚國遷徙到甘肅天水,之后上官家族又有了分支,其中有的到了河南三門峽,上官儀就是三門峽人,這與婉兒墓志所說的祖籍甘肅并不矛盾。(原標題:上官婉兒墓志公布顛覆歷史 大幅記載其家族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