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城鎮化過程中——莫讓傳統文化邊緣化

2013/3/8 17:07:45 點擊數: 【字體:


    “經濟轉型的希望,更是千百萬農民幸福生活的理想。現在的傾向是,城鎮化中似乎只關注房地產、水泥、新型建材、機械設備和大眾消費品這‘五朵金花’,而文化被邊緣化了。”

    告別鄉土

  也告別了土地上生長的文化

  未來,中國大規模的城鎮化,無疑是推動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城鎮化的實現,將滿足上億農村居民多年的愿望,達成打破“城鄉差別”的偉大理想,建造一個更加平等、均富的社會。

  城鎮化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好處,這一點毋庸諱言。但是,就像“現代化”在帶給我們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新問題一樣,在大規模城鎮化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對可能產生的負面問題有所認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避免。

  因此,在城鎮化開始規劃之前或進程當中,我們就應該注意到:我們今天所謂的傳統文化絕大部分是農業文明的產物,而幾乎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鄉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

  在城鎮化過程中,那些在城鎮化的浪潮中興高采烈地慶幸自己成為“城鎮居民”的人,在告別農村的同時,也將告別那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文化。沒有考慮到文化傳承的城鎮化,一定會出現和自己鄉土的斷裂,出現和自己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斷裂。城鎮化不僅僅帶來農民身份的改變,也會切斷他們和鄉土文化的聯系,切斷千百年來今天與昨天的精神臍帶。

  現在,大眾傳播上已經出現了幾個率先實現了文化城鎮化的“農民工”歌手,他們已經不再唱傳統的民歌和地方戲曲,他們引吭高歌的時候懷里抱著的是吉他,唱的是搖滾,是現代城市的流行歌曲。如果我們簡單地把城市文化當成“先進”,把鄉土文化當成“落后”,讓農村來的所有新市民全盤接受城市流行文化的話,或者僅僅讓“鄉土”以“另類”的姿態成為城市文化的點綴和陪襯,那么我們所有產生于農業文明的傳統文化誰來保護和繼承?

  從“硬件”到“軟件”

  應有“文化城鎮化”的意識

  我想,在我們大規模城鎮化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避免和傳統文化的斷裂,從“硬件”到“軟件”都應該有“文化城鎮化”的意識。因此,我建議:

  一、在城鎮化的規劃階段就要為“文化”預留出發展的空間,要規劃出市民文化生活的場地。

  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我們傳統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現在,我們所有一線城市的城市面貌已經一模一樣了,全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假如我們的城鎮化不注意這個問題,使我們960萬平方公里上所有的城鎮也都一模一樣了,失去了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千姿百態、充滿獨特美感的建筑文化,那絕對是一個悲劇。

  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設法保護處于“斷根”之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統文化能夠在新的環境里有繼續生存的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也要注意維護“文化多樣性”,不能讓現在城市的同一性的文化成為唯一的文化,不能讓全社會所有的人真的都唱著“同一首歌”,更不能把產生在農業文明里的傳統文化統統遺棄。我們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我們產生在山野、田園、牧場的千姿百態的民歌,我們體現了中華民族天才與智慧、光輝燦爛的工藝美術和手工技藝,還要繼續傳承下去。

  著重保護、繼續傳承我們的民族民間文化,是中國城鎮化偉大歷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只有保住了傳統文化的根脈,我們的城鎮化才是好的城鎮化,我們的新興的城鎮,才會是人民安居的樂園和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和中華民族永恒的驕傲。 (原標題:城鎮化過程中——莫讓傳統文化邊緣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03-08)作者:田青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