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文化部在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國家非遺保護中心、四川省文化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遺國際培訓中心承辦,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區政府和國際非遺博覽園具體執行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于6月15日—6月23日,在成都隆重舉辦。本屆非遺節將舉辦八大活動,薈萃各類非遺項目1000余項,舉行各類非遺展示、展演、展銷和交流活動200多場,預計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外賓參加盛會。發布會上,主辦方公布了本屆非遺節的主題: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
回顧《公約》十年 共謀發展
十年前的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32屆大會正式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首次明確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開啟了世界范圍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浪潮。本屆非遺節恰逢《公約》通過十周年,經過協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意把紀念《公約》通過10周年的主題活動,與第四屆非遺節的舉辦相結合,在非遺節期間召開《公約》通過10周年紀念大會。
目前已有153個國家成為《公約》締約國。紀念大會期間,中外嘉賓將圍繞“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概念的引入和認知變遷”、“清單制定與名錄申報”、“平行領域:知識產權、世界遺產、文化產品和服務”、“締約國的非遺保護經驗”、“未決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等話題,掀起頭腦風暴,凝聚保護共識,并最終形成本次大會的成果性文件《成都展望》。
八大活動打造國際文化盛會
據悉,本屆非遺節特色更加鮮明、內容更加豐富、國際化程度更高,主要包括開幕式、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10周年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西片)賽事、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國際大展、主題分會場和配套活動、相關會見活動以及閉幕式等八大活動。
其中,本屆非遺節開幕儀式將于6月15日上午9點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盛大舉行。隨后,在6月15日至23日期間,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內舉行的國際非遺博覽會是非遺節的重頭戲。博覽會共設六大板塊,其中,“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將展示232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代表作的項目和1028個國家非遺保護名錄的項目。而首次引入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保護成果展”,將邀請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的30個企業或單位參展(首批總數為41家),并由文化部遴選全國其他各省(區)市非遺生產性保護取得顯著效益的20多家企業和非遺項目參展,所有60多個項目都將活態展示制作技藝和生產流程。
在具有本土特色的“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展”和“成都婦女居家靈活就業成果展”等專題展覽上,還將全面展示四川省各市州和成都市多姿多彩的非遺資源和生產性保護成果,其中涼山州、甘孜州、阿壩州分設專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精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衍生創意產品展銷”、“中國工藝品藝術博覽會”等則以非遺商品的銷售為主。
首次舉辦中國書法篆刻藝術國際大展
中國的書法、篆刻藝術已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全世界影響巨大。6月15日至23日,“筆墨東方·2013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將在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行,這也是關于中國書法篆刻藝術首次舉行如此大規模的國際大展。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領域最具盛名的名家大師將云集成都,集中展現中國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全面展示中國當代書法領域的創作成就。此外,6月14日至23日,還將在四川博物院舉辦“印道·中國篆刻藝術雙年展”,這是國內首個篆刻藝術雙年展,將邀請中國當代篆刻藝術家100余人參展。
據悉,第四屆國際非遺節定于6月23日閉幕,當晚8點在西南劇場將舉行《文明的盛典》——第四屆國際非遺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晚會還將頒布“太陽神鳥”金獎,對參加第四屆國際非遺節的相關單位、項目和個人進行隆重表彰。記者 滕楊 攝影 王紅強(原標題:第4屆非遺節6月舉行 主題:人人都是文化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