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中國每年花3億用于"申遺" 專家批濫用公共資源

2013/8/27 11:01:59 點擊數: 【字體:

 
    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中國區主席陳平近日透露,中國各地每年總共要花大約3億元用于 “申遺”,很多地方不知道如何拍攝“申遺”宣傳片,為此花費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還有很多地方因為不清楚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文本的寫法,也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她看來,這樣盲目地申報,并不能有效保護好當地文化遺產資源。

    中國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今年6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后,我國世界遺產地增至45處,數量僅次于擁有48處遺產的意大利。而國內不少地方為申遺花費不菲,已不是新鮮事。有媒體報道:河南安陽殷墟申遺投入2.3億元,廣東開平碉樓為申遺花費1.36億元,貴州荔波申遺舉債2億多元,河南登封十年申遺共投入8億至9億元之巨,丹霞申遺更是創下了12億至13億元紀錄。當然,上述數字中部分地方的開支包括為諸如舊城改造配套的項目,并不能完全算在申遺頭上,但花費不菲的確可算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與之相比,京劇申報非遺只花了20多萬元。

    還有業內人士表示,申遺耗費最多的其實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和精力,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申遺資料中文本、圖片和視頻材料俱全,為了順利申遺,有時需要組織全國重點院團和有代表性傳承人共同參與完成申報材料。

    上海市群藝館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黎明表示,申遺花費不能一概而論。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三類統稱為世界遺產。其中,自然遺產數量最大,申請文本要求高,航拍遙測資料耗時久,申請花費也多。例如,中國丹霞地貌屬“捆綁式”自然遺產,包括湖南緉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等六個地貌點,長城也屬“捆綁式”遺產,各種投入累計起來也很驚人。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陳勤建認為,申遺尤其是非遺保護,相對文化事業整體開支而言,比例并不算高。比起申請,陳勤建更憂慮保護問題。他以蠶桑絲織技藝為例,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僅染色一項就分為數百種,目前全國懂得染色并鑒別的工匠不超過10個。陳勤建表示,“應該拿出更多錢保護這些傳人。”他批評許多項目申報成功后只考慮經濟利益能不能變現,“我們反對的是以申遺之名濫用公共資源。” (記者 諸葛漪)(原標題:中國每年花3億用于"申遺" 專家批濫用公共資源)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解放日報(2013-08-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