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型傳統京劇《孫安動本》,是按照中央有關領導的要求,在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即將畢業之時創排的幾臺重點優秀傳統劇目之一。該劇由中國京劇藝術研究所趙景勃、張關正兩位老師主抓,聘請國內知名作曲家續正泰等人參加主創,吉林省京劇院院長,如今唯一活躍在舞臺上的第三代高派傳人倪茂才擔綱主演。自2007年創排以來,曾經連獲三獎:2008年獲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一等獎;2009年倪茂才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10年倪茂才摘得第二十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的“主角榜首獎”。而今這部劇目又剛剛獲得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資助劇目獎,同時活躍在吉林乃至全國的藝術舞臺上。
8月20日至24日,作為第二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周文藝演出中的京劇演出,大型傳統京劇《孫安動本》在吉林省東方大劇院上演。
吉林省文化廳副廳長蘇威告訴記者:“我們不希望看到傾注心血報排的劇目,在獲獎以后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特別是這臺傳統廉政文化題材的京劇《孫安動本》,我們希望它發揮獨特的現實教育作用,所以排演6年以來,一直活躍在吉林乃至全國的舞臺上,并深受歡迎和喜愛。”
記者走進東方大劇院,與廣大觀眾一起感受了這場經典傳統劇目,觀眾不僅被“孫安攜妻兒抬棺上殿為民請命”的劇情所感動,更是被倪茂才激越挺拔、響徹云霄的唱腔,富于激情的念白和節奏強烈的表演所震撼,演出過程中掌聲雷動、高潮迭起。
據悉,9月17日,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倪茂才還將攜高派名劇《孫安動本》再度進京,參加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梅花獎三十周年慶祝展演”活動,與眾多梅花獎得主齊聚北京,再度掀起“梅花飄香”的熱潮。
內容上:在大悲大喜中演繹反腐倡廉的主題
演出結束后,觀眾依然意猶未盡,津津樂道地談論著。一位票友對記者說:“以前看過一次《孫安動本》,劇情很感人,對貪官是一種警醒,而對百姓則是一種振奮!”
《孫安動本》講述了明代萬歷皇帝登基以后,被貪官太師章從挾持,而曹州知府孫安不畏貪官的淫威和皇上的怯懦,參奏章從吞沒賑糧、花巨資私造陵寢且殺人滅口的故事。為了整頓朝綱,以正風氣,孫安豁出全家性命冒死進諫,孫安的恩師黃義德身為朝中轉本御史,對貪官獨霸朝綱敢怒不敢言,在孫安的一腔正氣感染下,黃義德一改懦弱挺身而出,請出定國公徐龍上殿保本,配合孫安獲取章從謀權篡位的罪證,使皇帝幡然醒悟。此劇情節跌宕,在大悲大喜中發人深省,演繹了反腐倡廉的主題。
吉林省文化廳直屬機關黨委專職書記張志強看完這部京劇對記者說:“《孫安動本》雖是古裝戲,但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孫安剛正不阿,在大是大非面前,敢為天下蒼生挺身而出,體現了不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為人為官準則,我們共產黨人更應該嚴于律己,善以為民”。
藝術上:形神兼備完美呈現高派特色
《孫安動本》是高(慶奎)派代表劇目,作為京劇眾多流派中的一支,唱腔高亢、特點鮮明,不但多有激越挺拔、響徹云霄的成套唱腔,而且有富于激情的念白、節奏強烈的表演,一直深受觀眾、戲迷喜愛。
據倪茂才介紹,該劇創排6年以來,一直處于不斷打磨完善過程,這次又進行了全新的改編。原劇是根據山東柳子戲的劇本改編,突出了孫安倔強的性格,但似乎模糊了孫安作為普通人的思想發展層次,作為具有鮮明高派風格的劇目,原劇沒有一段完整的核心唱段,讓觀眾在聽覺上“不過癮”,而新劇形成了成套的唱腔,板式的變化更加符合孫安這一人物的情緒變化,性格更加突出。另外,原劇中孫安只是幾次進諫,要扳倒當朝貪官太師章從,還不能突出孫安個性特征和全劇的立意,而新劇詳細展示了孫安在太師章從吞沒賑糧以后的情緒變化,他綁妻縛子抬棺上殿,以死諫君,人物刻畫上更加精細,唱腔也有了很大的擴展,更加圓潤大氣,使故事情節更加緊湊,人物性格更加突出,舞臺呈現令觀眾耳目一新,音樂、唱腔、表演、舞美大為改觀,可以說是一部全新的劇目。
細節上:時刻不離主人公情感脈絡
整理改編后的《孫安動本》彰顯了高派京劇的藝術特色,在寫實的基礎上側重寫意,突出主題,使角色個性化和典型化達到了和諧統一。同時豐富了高派藝術,不僅把梆子腔和柳子戲中孫安人物造型使用甩發、髯口的扮相保留下來,同時突出了孫安在與權貴抗爭過程中的形象厚重感和堅毅的性格。
倪茂才說,該劇此次整理改編在中國戲曲學院京劇藝術研究所趙景勃、張關正兩位老師的指導下,使劇目以新的面貌重現在舞臺上,首次彩排后又針對演出問題召開了十幾次專家診脈會,不斷修改完善。就唱腔而言,很大程度上就決定著整出戲的成功與流傳。在第二場《動本》中,幕后一聲“領旨”,孫安撩袍上場唱道:“孫安連夜修奏本”,唱腔中讓高派風格顯露無遺。孫安在行弦中轉身、搓手、小圓場,觀看金殿動靜后,下定決心唱:“災民待賑急萬分,龍潭虎穴我要闖,刀山火海不顧身,重上金殿再奏本,哪怕那險壑萬丈深。”凸顯出視死如歸的決心,達到此劇的第一次高潮;在第三場中,改編本還專門設計了全新的成套唱腔,演到孫安在接納恩師給予皇家機密宗卷的“良藥”后,唱“焦樓戍鼓頻頻傳,憂國事憂民怨痛恨奸臣”時,節奏與旋律的變化,把孫安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對貪官酷吏的憎恨,以及自己悲憤壓抑、矛盾斗爭的心情更有層次地表現出來,更突出了高派的風格和特點,倪茂才剛柔相濟、強弱相輔的演唱,唱出了人物此時此刻情感的爆發點,充分展示了對貪官的憤恨之情和對百姓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妻兒深切的愛,最后用一個極具高派特色的“樓上樓”唱法結束了唱段,把劇情再次引向高潮。
為渲染情緒和氣氛,倪茂才在表演中吸納了一些麒派的表演方法,從而完美地塑造出一個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
《孫安動本》經過成功的整理改編,讓表演者對流派有了一個更深入的感悟過程,倪茂才所塑造的孫安這個藝術形象,在繼承的同時有了新的創造,這個創造融入了他自己的藝術思考,為喜愛他的觀眾奉獻出一部部精彩劇目。
傳承上:京劇史上的國粹經典依然活躍在舞臺
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京劇院將山東柳子戲《孫安動本》移植為京劇,著名高(慶奎)派表演藝術家李和曾先生飾演“孫安”,成為高派代表劇目,“文革”中沉寂多年,“文革”后,雖演過幾場,但影響都不廣泛,直至2007年,高派第三代傳人倪茂才在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畢業之際,中國京劇藝術研究所同吉林省京劇院聯手整改了這部高派名劇,2008年初搬上舞臺,同年該劇榮獲了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一等獎,中央電視臺《空中劇院》進行了現場直播。2009年,主演倪茂才憑借此劇一舉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10年,倪茂才獲第二十屆上海白玉蘭獎戲劇表演獎“主角榜首獎”;2009年、2010年該劇先后兩次赴京參加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優秀劇目展演;2010年8月,再次參加中央電視臺在哈爾濱舉辦的CCTV《空中劇院》優秀劇目展演,廣大戲迷觀眾不僅僅被“孫安攜妻兒抬棺上殿為民請命”的劇情所感動,更是被倪茂才激越挺拔、響徹云霄的唱腔,富于激情的念白和節奏強烈的表演所震撼,長達20分鐘掌聲未有間斷,中央有關領導和中宣部有關領導觀看演出后,對倪茂才的表演再次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提出要將該劇傳承、加工、提高,拍成電影搬上銀幕。
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廳對《孫安動本》的電影拍攝給予了高度重視,擬定與長影集團共同投資拍攝此劇,目前,拍攝工作正在前期準備階段。同時,為把此劇打造成精品,成為一臺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吉林省京劇院攜此劇走進機關黨校、部隊、校園等地進行公益演出,到目前共計演出156場。
整理改編后的《孫安動本》曾兩次進京參加全國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受到了首都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近年來,吉林省京劇院攜該劇不斷赴北京、上海、山東、福建、黑龍江等地進行展演,《孫安動本》已唱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主演倪茂才一條高亢的好嗓子也享譽全國。(原標題:京劇《孫安動本》:力鑄國家舞臺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