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閣藏書樓資料圖片
寧波市有座亞洲最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建造它的人,是“業余”做官、專業藏書的范欽。
他為官時,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還曾在河南當過相當于正廳級的副都御使。為保存藏書,他和后人制定了極其嚴苛的規矩,以至于有些子孫從未登樓看過書,甚至成了文盲。
做官與找書
第一要務是搜集圖書,“業余”才做官
明朝嘉靖年間,寧波月湖邊的范家誕生了一個男嬰,族中長輩按照字輩排行,給他取名范欽。
范欽家境不是很好。天一閣博物館研究員袁慧說,盡管如此,范家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且不說對男兒的教育,就連家中女子也都嫁給秀才為妻。
范欽自幼酷愛讀書,買不起書時就到別人家去借,借不到書就抄書。那個時候,更多人想到的是參加科舉。畢竟,對于窮人家的孩子來說,想出人頭地唯此一途。
范欽27歲時終于學有所成,考中了進士,從此開始了“仕途”生涯,全國各地都有他為官的痕跡。他最終做到了兵部右侍郎,相當于國防部的第一副部長。
范欽每到一地,總是非常留意搜集當地的公私刻本,特別是歷來不甚為藏書家重視或無力獲得的各種地方志、正書、內部資料等。對于那些買不到的書,他就雇人私刻,光他雇的抄手一度就有20余人。
在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看來,好像歷史要當時的中國出一位藏書家,于是把他放在一個管理圖書的官位上來成全他。范欽已經把搜集圖書當作人生的第一要務,做官倒成了“業余”。
再后來,范欽因剛正不阿而得罪了權臣嚴嵩,為避禍回到寧波,正式開始了他的藏書生涯。
藏書與讀書
規矩嚴苛難見藏書,有的后人成了文盲
袁慧說,范欽回到寧波后,便在自己的宅子邊買了地建造藏書樓。
這是一棟兩層木樓,上面一大間,下面六小間,取名“天一閣”。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希望借著“天一生水”的含義,戰勝藏書樓最大的敵人——火。
保護藏書,僅僅防火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一套嚴格的保護措施。
在袁慧看來,也就是這一點上,更能顯出范欽與其他藏書家的不同。大多藏書家比較單純,只是愛書、讀書,卻不懂得管理。而范欽做過抗倭戰爭的指揮官,有非常豐富的管理經驗。
范欽死前留下了一套嚴格的規矩,包括“代不分書、書不出閣”、女子不能登樓、各房子孫人到齊方能開閣等。到了后來,他的子孫又添加了其他禁令,如煙酒切忌登樓,不準擅領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
也許是因為這些堪稱苛刻的規定,天一閣雖擁有豐厚的藏書,書香門第的范家卻再沒有出過一個大學問家,不少子孫從未登樓翻過藏書,甚至有些子孫還成了文盲。
據說,晚清時期的著名學者繆荃孫登天一閣觀書時,陪同他的范氏后人根本不知道他要看的書在哪里,他指出后,范氏后人才抽出來。范氏后人慚愧地說自己并不識字。
有人說,這不能怪范欽。對于藏書來說,也許一點點的漏洞和讓步,就足以讓所有藏書毀于一旦。范氏后人的犧牲,換來了一座惠及后人的藏書樓。
讀書人與書
黃宗羲后200年間,獲準登樓者只有十余人
盡管天一閣的登樓規矩極其嚴苛,還是不乏想盡一切辦法與藏書親近的讀書人。這其中,就有一位酷愛詩書的姑娘。
姑娘叫錢繡蕓,是清朝嘉慶年間寧波知府丘鐵卿的內侄女。她一心想登天一閣讀點書,就央求知府做媒嫁入范家。她沒想到的是,成了范家媳婦兒仍然不能登樓,她最后郁郁而終了。
據說,她死前央求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做伴,了結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
是不是真有這么個不看人、只看書的姑娘?袁慧說已經無從考證了。
像錢繡蕓這樣愛讀書的女子,古今都不多見,愛讀書的男人卻很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就是其中一位。黃宗羲在登樓認真閱讀了藏書后,還專門寫了一篇《天一閣藏書記》,對天一閣藏書能保存如此之好深表贊嘆。
乾隆年間,朝廷編纂《四庫全書》向天下征書時,天一閣進呈了很多珍貴古籍。乾隆皇帝在多次表揚、獎勵范欽后人的同時,授意新建的南北主要藏書樓仿照天一閣格局營建。自此,天一閣名揚天下。
但自黃宗羲登樓后近200年間,除了盜賊和侵略者,獲準登樓讀書的外姓人也僅有十余名。他們都是名揚中國文化史的名士,真正的大學者。
如今,和那些想登樓而未如愿的讀書人相比,我們算是極幸運的——天一閣中被保護起來的書籍雖不能隨意翻看,很多藏書卻已有了電子版可隨時查閱。
藏書秘訣
天一閣地處江南,多陰雨天氣,因此要特別注意防止藏書受潮霉變,還要防止藏書在烈日下曝曬而使紙張變色發脆。
古時候,控制溫濕度的辦法“純天然”,就是進行合理的自然通風,在梅雨季節密封書庫,過后再通風晾干。
天一閣藏書都放在樓上一大間里,書樓前后開窗,書櫥前后設門,有利于密封防塵和通風干燥。此外,天一閣還有“曝書”制度,就是把書籍一本一本拿出來晾。據說,每到曬書的日子,各房子孫必須全部到齊。
藏書最為頭痛的是如何防蟲蛀,許多古典范本未能流傳于世的原因就是無法抵御蛀蟲的侵蝕。據說,范欽早期的藏書也曾因蟲蛀損失慘重,后來在書中夾放蕓草(其香味被稱為書香,能殺死蠹蟲),才避免了很多損失。(原標題:天一閣圖書館館長:范欽曾在河南當副都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