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戲曲專家調研鄧州羅卷戲座談會在鄧州市文廣新局會議室召開。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王安葵,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周育德,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現任副所長、研究員劉文峰,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小菊,南陽師范學院藝術學院院長馮建志,南陽市群眾藝術館研究館員岐延斌,南陽市戲曲工作室原主任魏天葆,鄧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閆富傳,副局長崔偉偉,桑莊鎮黨委書記萬洪志,鎮常務副鎮長李朝林等領導及文廣新局有關人員參加座談。
閆富傳在會上說,桑莊鎮孔莊村的羅卷戲歷史悠久,為了及時搶救保護羅卷戲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廣新局挖掘整理羅卷戲劇目10余個;積極在文化藝術學校開設羅卷戲培訓班,培養學員。同時還多方籌措資金購置服裝、道具,支持羅卷戲劇團的演出活動;積極配合中央電視臺11頻道,拍攝專題片《走進鄧州羅卷戲》,社會反響強烈;組織人員編寫出版《鄧州羅卷戲》專著1部,為羅卷戲留下了詳實的文字資料。
就今后如何加強羅卷戲的傳承和保護,閆富傳說:一是加快對羅卷戲的挖掘與整理。要通過歷史文獻資料立檔留存,建立教育、宣傳、傳播等三大些列的保存機制。二是加強羅卷戲的普及,培養年輕傳承人。文化藝術學校要建立新的運行機制,開展羅卷戲進校園活動,展示戲曲藝術風采。三是為羅卷戲搭建舞臺。以城鎮廣場文化活動為載體,組織羅卷戲演出,以推動羅卷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四是要增加投入,為羅卷戲的保護與傳承發展提供物資保障。要設立“羅卷戲”專項補助資金,以保證“羅卷戲”的挖掘、保護、研究和傳承工作的順利開展。
王安葵在座談會上指出,鄧州羅卷戲是根植于群眾的民間藝術,它得到了鄧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這種傳統文化能在社會的大環境下生存發展,很難能可貴,希望羅卷戲這一民族瑰寶能繼續得到保護和重視,使其真正能夠促進鄧州文化的發展。
周育德、劉文峰等專家在座談中對鄧州羅卷戲的歷史價值給予高度贊譽,對鄧州市羅卷戲的傳承與保護工作表示贊賞,同時也希望能培養更多的羅卷戲新人,使羅卷戲能夠長久不衰。
李小菊、馮建志、岐延斌、魏天葆等在座談中就羅卷戲的傳承、保護,利用和發展談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其申報國家級非遺給予了許多指導性意見。
座談會上,氣氛熱烈,大家暢所欲言,群策群力,對鄧州羅卷戲面臨和即將面臨的困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副局長崔偉偉,市劇作家劉洪濤、朱云詩,文化藝術學校校長馬德功等也在會上進行了座談。
這次座談會的召開為鄧州羅卷戲的保護和傳承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示。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保護和傳承這一民族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為鄧州羅卷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