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南陽

2013導游考試之南陽內鄉縣衙 保存完整的"天下第一衙"

2013/10/23 9:48:56 點擊數: 【字體:

    內鄉縣衙開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幾經兵火,屢毀屢建。遺留建筑所剩無幾,現在建筑大多為清代建筑,由欽加同知銜正五品官章炳濤于光緒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主持營建,占地兩萬多平方米,現有房舍260余間,因為內鄉縣衙保存完整程度極為罕見,所以被專家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因為它是1984年被批準為全國第一家衙門博物館,所以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的稱呼,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0月,與北京故宮、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山西霍州署聯姻,推出中國四大官衙國際旅游專線;2002年5月,被《中國文物報》評選為世界“文化多樣性”十家博物館之一;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及旅游景區。享有“北由北京故宮,南有內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一座內鄉衙,半部官署文化的美稱。   

    照壁先請各位欣賞縣衙的首部建筑,隔街而望,馬路對面那座青磚浮雕“一”字形建筑------照壁,也叫影壁墻,在我國古代建筑理論和風水學中,照壁具有阻擋內外視線交織和聚氣、聚財的作用。在這里,它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整頓吏治,境界官員”的作用。請大家來看那畫面的正中,繪有一形似麒麟的怪獸叫“ 貪”,這個字不常見,就是反犬旁加個貪婪的貪字,它是神話傳說中的貪婪之獸,傳說能吞吃金銀財寶。從畫面上可以看到,它的周圍和腳下盡是寶物,但它并不滿足,張著血盆大口,還妄想吞吃天上的太陽,結果太陽沒吃著,卻落得個粉身碎骨、葬身懸崖地可悲下場,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吞太陽”。照壁繪“貪”字,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創,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靠農民起義成功當上皇帝的,它也是中國歷史上反腐敗力度最大的皇帝。官員貪污銀子超過六十兩。就要剝皮裝糠掛在公堂,讓新官觸目驚心。因為朱元璋知道官員腐敗超過極限,老百姓就要造反,他首創衙門照壁繪“貪”。意在警戒官員要以“貪”為戒,切莫貪得無厭。    

    宣化坊照壁對面的斗拱石牌坊叫宣化坊。面南書寫“菊壇古治”四個大字,內鄉古稱菊潭,隋朝曾設菊潭縣,“古治”意思是說,這里是歷史上治理百姓的權力機構之所在。    

    面北書寫“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講教化的意思。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知縣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講圣諭,教化百姓。在明代,宣講的內容是朱元璋的《圣諭六言》;在清代宣講的是康熙皇帝的《圣諭十六條》,主要內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鄉里,守法繳稅等等。知縣不但要教化百姓以忠義之士,孝子節婦為榜樣,而且本縣有了典型,還要上報朝廷建坊立傳予以表彰,據清代內鄉志記載,僅節婦一項,縣志立傳褒揚就達五十七人,立牌坊九座。歷代官員對老百姓不斷進行倫理教化,為維護統治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大門縣衙的大門,面擴三間,明間為百米甬道的過道。東稍間的前半間置“喊冤鼓”一架,    

    寅賓館進入大門東邊的院子叫寅賓館。寅賓館就舊時知縣接待高級官員住宿的地方,現在是縣衙的購物中心,主要經營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內鄉的土特產。請大家看寅賓館的這幅對聯:上聯沒有篆刻,下聯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什么沒有撰刻呢?這是我們內鄉縣衙面向社會征集上聯。征聯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對聯的格式外,還要符合寅賓館的文化內涵;每年縣衙博物館邀請南陽詩詞楹聯協會對來稿評選一次,評出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特等獎現金為3000元,其他頒發證書。若特等獎空缺,獎金以1000元逐年遞增。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把稿子寄到縣衙博物館辦公室,也許你將是特等獎的獲得者。    

    膳館寅賓館對面是“膳館”,膳館就是主要是負責招待上級官員飲食用餐的地方。請看膳館的這幅對聯;上聯“以食為天,一日三餐誰能少?”;下聯“因客而酒,七碟八碗倭不多”。這幅對聯的意思是說,不僅是民以食為天,其實一日三餐誰都不能少;因為款待客人才喝酒,我吃七碟八碗的機會也并不多。據縣衙門外的《三院禁約碑》記載,在舊時招待上級的規定相當嚴格,招待標準是根據官員級別的大小而定的。如招待京堂科道(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銀為二錢五分,招待本省兩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銀為三錢,招待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銀為二錢,招待府、廳(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銀為一錢五分。這些規定旨在整治奢靡之風,提倡下級要敢于告發上級官員中出現的不正當行為。雖然規定相當嚴格,但具體執行起來也不是那么嚴格。    

    膳館現在是縣衙博物館的辦公院子。(原標題:2013導游考試之南陽內鄉縣衙 保存完整的"天下第一衙")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旅游資訊網 (2013-10-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