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4月21日專電 “四方學者聚魯山,精研墨學有鴻篇。時代呼喚新墨學,墨學新研為今天。楚國魯陽墨圣居,墨學傳承兩千年。傳承創新緊相連,述作傳創多益善。滴水朵浪擁大潮,振興中華有墨言。古今中外求貫通,新墨轉型換新天。中原國際架橋梁,普世價值創新篇。魯山政府做后盾,墨學強音萬古傳!”第四屆國際墨子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墨子故里——河南省魯山縣召開,4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孫中原即興賦詩。
墨子,姓墨,名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楚國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人。墨子創立的墨家學派,在中華文化形成和創建的過程中,與其他先秦諸子的思想共同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成為中華文化及其哲學的淵源和主流傳統之一,并培育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精神特質,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宋鎮豪告訴記者,第四屆國際墨子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先秦史學會主辦,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墨子學會、政協平頂山市委員會、平頂山學院協辦,中共魯山縣委、魯山縣人民政府承辦。來自國內外的50多位專家和學者出席研討會,主要討論墨學與中華元典文化、墨學與中華民族精神,并就墨學與西學東漸、墨子行跡與墨學傳播進行學術交流,探討墨學的當代價值,集中展現專家、學者近年來研究墨學的新成果,推動墨學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上午,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孫中原,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省墨子學會常務副會長蕭魯陽為代表的七位專家學者各自發表了對“墨學與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獨到見解,受到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和”與“兼”是墨家和諧世界論的基本范疇:“和”是對立和諧,“兼”是整體兼容,二者是墨家和諧世界論的主要觀點,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這與墨家和諧世界論的主要觀點一脈相承。在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墨學思想更具現實意義,隨著墨學思想在***的傳播,墨學對世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時代呼喚墨子及其墨家思想,時代需要墨子及其墨家思想。
據魯山縣委書記荊建剛介紹,魯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墨子文化的研究與挖掘工作,加強墨子遺跡的開發與保護,成立了墨子研究機構以及墨子學術研討會,重建了墨子著經閣,矗立了墨子像、墨子故里碑等,在縣城建設了墨子商場、修建了墨公路。2004年,成功舉辦了“墨學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舉辦了“墨學與和諧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同年,又投資200萬元拍攝了數字電影《墨子》,并于2010年5月在鄭州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式。縣委、縣政府還積極籌備中原墨子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投資金額將超過2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對弘揚墨學文化、促進魯山文化旅游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平頂山市委常委、秘書長張遂興受市委書記趙頃霖委托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希望魯山縣能夠積極采納專家、學者的建議,進一步做好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開發和利用,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世人廣泛關注、影響日益增強的文化品牌。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園,使墨子故里成為中國墨學文化的保護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宣傳中心、成為中國墨子文化的傳承基地,充分發揮其感召、勵志、揚名、興業、團結、凝聚的作用和價值,澤被后世,造福于民,使我們和我們的后代子孫能夠永遠在這里探查她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讓墨子文化成為平頂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為加快平頂山市的崛起和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下午,50多位專家學者進行了分組討論。在閉幕式上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大連大學特聘教授葛志毅作研討總結,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秘書長、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新斌宣讀建議案。
魯山縣縣長郭斌獻在聽取了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后表示,伴隨著魯山經濟和社會事業不斷前進的步伐,如何加強墨學研究,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墨子文化旅游資源,成為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此次會議中,專家學者們高瞻遠矚,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尤其是提出的“如何把墨子文化與魯山的旅游文化產業及經濟發展相結合,制定出高遠的文化發展戰略,把魯山打造成中國墨學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墨子文化的前沿陣地”的意見和建議,這對于進一步加強魯山縣的墨學研究和墨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平頂山市政協副主席潘民中認為,墨子文化的宣傳與弘揚不僅僅是魯山的事,更是平頂山,是河南的事情,希望大家攜起手來,精誠合作,共同努力,為把魯山縣墨子故里建設成為“中華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示范基地”的重要支點,支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進而為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原標題:第四屆國際墨子學術研討會21日在河南魯山縣召開)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