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古道遺跡位于陜縣硤石鄉車壕村東南,距三門峽約36公里。石坂坡上的車壕印痕全長約100余米,路面寬約6至8米,轍寬1.06米。車轍壕深0.25米,系車輪在石坡長期壓輾而成。古道略呈西北、東南向。
石壕古道是北崤道的一段,其得名于它所在的石壕村,現在的石壕村有兩千四五百人,是個不大的村莊,但每一個上過初中的中國人都知道它的名字,這緣自《石壕吏》。距今1200多年前,一個消瘦的詩人曾在此住了一夜,目睹了一場人間慘劇后,寫下了這首千古不朽的詩篇。
這段古道很長時間不為人知。1998年,當地考古專家張懷銀來此調查,花了30元錢雇人把一人多深的荒草除了除,一段原汁原味的古道赫然在目,照片發在《中國文化》上,古道名氣大振。古道所在的山坡上長滿黃芪,四面八方是細碎的蟲鳴。山坡左邊是一座山,古道繞山而修,向東北延伸到兩公里外的石壕村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