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口水庫風景區位于靈寶市區南,5000畝的浩淼碧波,晶瑩碧透,偶有水鳥飛起,更顯和諧靜美,在此,或親自蕩舟,或乘坐舫船,都可揮灑閑情逸致,“行船入劍門,抬頭一線天”水庫右岸有一峽谷,曲折迂回,山重水復,谷底浮水呆呼,兩側陡壁如削,怪石磷峋。
窄口水庫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杰作,是“人定勝天”的成果。50年代末,為改造大自然,興修水利,當時的靈寶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建設窄口水庫的決策。一聲令下,千軍萬馬齊上陣,全縣各公社鄉鎮20余萬精壯勞力,以民兵團的建制,云集窄口。那個時代,是大躍進的時代,“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水利戰士們是意氣風發,斗志昂揚,氣壯山河,戰天斗地。記得當時焦村民兵團唱的一首歌是:“澗水流淌千萬年,弘農嶺上是干原。今扛鋤頭興水利,明日蕩舟凱歌還”。一時間,五畝鄉長橋、窄口一帶,人聲鼎沸,熱火朝天。民工們無住處,就打窯洞居住;無照明,就點煤油燈。不講條件,吃苦耐勞,一心只想修成窄口水庫。從1958年到1973年,歷經15年的艱辛努力,終于完成了窄口大壩、主溢洪道、泄洪洞、發電站的建設。把一個高峽平湖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