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河溫泉位于盧氏縣湯河鄉境內,溫泉由陡崖壁縫中涌出,每小時出水量7噸,平均溫度51ºC,HP值為8.5,水中含有硫酸根和鈣、氟等14種微量元素,常洗此水可醫治皮膚病和婦科常見病。目前在此建有溫泉療養院,每年到此洗浴者絡繹不絕。
湯河溫泉又名“湯池”,系天然形成,背靠湯池邊,山勢險峻,冬青松柏覆蓋,終年綠色。光緒十九年“盧氏縣志”記載“湯池在熊耳山足,夏可薰雞,冬可沐瘍……”,神話傳說為泉山之下壓一太陽,乃后羿所射之日,經專家測定,泉山時流量20噸,水溫49.5℃,富含硫酸根、氟、鐵、鈣、鎂、磷等二十多種礦物質身微元素,水質PH值8.5,總硬度9.25,經醫學鑒定,常沐此水,可醫類風濕、關節炎、皮膚病以及麻痹癥、神經痛等多種疾病,許多實例證明泉水具有消食、散寒、導氣、化瘀、殺菌去毒、舒筋活絡、抗增生、去疲勞、助睡眠的神奇功效,許多客人稱為“天賜圣水”。尤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青山腳下,大河岸邊,男女輪日裸浴,向著藍天白云,盡情沐浴自已的胴體,形成獨特罕有的裸浴奇觀,湯河乃我國著名文學家、前中蘇友好協會會長、清華大學教授曹靖華先生的故鄉,其父清秀才曹植甫先生制訂了“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女界三、六、九”男女輪日共享泉水裸浴俗習沿襲至今,形成中原一絕的裸浴文化,令無數外來游客為之感嘆。
熊耳山系秦嶺支脈,北側耳為黃河流域,南側為長江流域,熊耳山名最早見于《尚書.禹貢》篇“導洛自熊耳”,《水經注》載“雙峰齊秀,望若熊耳”,因其兩峰向中斜,狀似熊耳,幫得此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自唐宋至今,香火不斷,從一些遺存的石像上可以得到鑒證,與武當山一脈相承,“武當山志”曾有記載,其山勢走向,古建遺跡,與武當山多有相似。熊耳山的山水集大氣、秀氣、靈氣于一體,居山頂遠眺,四周層巒疊嶂,群山皆向熊耳山主峰,呈萬山朝拜之勢,真可謂“一覽眾山小”,近看大小青龍壁環四周,展翅欲飛,呈五龍捧圣之狀,熊山巍巍,灌洛蕩蕩,此乃大氣。數十處自然景觀險、峻、獨、奇,頭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大孤山、小孤山挺拔競秀;梳妝樓一根獨木橫跨懸巖峭壁之間,歷經千年而不朽,堪稱神來之筆;透眼窯一徑穿山,朝陽洞一線貫天,風洞四季有冰,霧雨巖飛流直下,冒云洞是百姓的氣象站,古有“熊耳戴帽,長工睡覺”之說;觀月樓、望鄉臺、仙家洞都有著各不相同的獨特景色,而“熊耳積雪”為盧氏古八景之一,素有“熊耳不墨千秋畫,白云積雪映仙境”之稱,是豫西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湯河溫泉—熊耳山景區境內奇山異峰遍布,河流澗溪眾多,野生動植物種類數不勝數。屬暖溫帶至亞熱過渡地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既有“駿馬秋風薊北”的粗獷,又有“杏花春雨江南”的靈秀,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