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縣名由來
2012/12/1 11:24: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盧氏縣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是河南省地域最廣袤的縣城,面積超過4000平方公里。關于盧氏縣名來歷,不少史料稱與盧敖有關,盧敖在秦為博士!蛾冎葜尽份d:“盧敖避秦亂于此。”《重修盧氏縣志》載:“漢因盧敖于此得道,始置盧氏縣。”《重修盧仙廟碑記》載:“漢置以邑,為盧者昔,盧仙得道于此地標其姓以志之,地以人而著名。”這些記載,盧氏縣名皆因盧敖避秦亂于此而得名。因為盧敖煉丹修道,死后人們認為他得道成仙,漢建縣時以其姓氏為縣名,以資紀念,一直沿用至今。這是比較流行的說法。另據《元和郡縣圖志》卷六盧氏縣載:“地有盧氏山,或言盧敖得道于此。”《太平寰宇記》卷六載:“因山名縣。”由此可見,盧氏縣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到底哪種說法更為合理?
事實表明,西漢初置縣時,行政區域就包含有兩個部分,即中心區域和附屬區域?梢钥隙,西漢初置盧氏縣的中心區域就是盧氏盆地。盧氏盆地北有崤山,南為伏牛山,東為熊耳山。這個整體的命名,必然依據整體中心區域的特有稱謂而定。盧氏盆地的特有稱謂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盧氏。
盧氏作為地理名詞最晚在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就已經形成,且廣泛使用。從盧氏縣境內出土的盧氏布、 盧氏涅金等古錢幣來看,這些古錢幣上鑄有“盧氏”,表明盧氏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晉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韓龐取盧氏城”。盧氏城的存在,揭示了盧氏作為地理名詞所表示的概念或地域(中心區域和附屬區域)已經為當時的人們所認同、接受和使用。可見,盧氏作為地理名詞使用的時代要遠遠早于盧敖“亡而不返”在秦為博士的秦始皇時代。因此,漢武帝初置縣時,命名為盧氏,與盧敖得道成仙無關。
再
看商周之際,邦國數目銳減,盡管有荒誕不經的成分,但是也表明了這樣的客觀事實,即各個部族、氏族正在逐漸融合,演變成較大的國家或獨立的部落聯盟。作為部落(或氏族)的氏,也隨著歷史的潮流而演化成國名。根據朝代的代名詞的構成部分,“古國名,朝代名均系于氏”,如無懷氏、葛天氏、夏侯氏等。那么,“盧”與“氏”為什么不能構成一個古國名呢?
秦國最初置縣大約在春秋初年,命名采用原有名稱的占絕大多數,如硅縣、虢縣和上黨郡的命名。僅置盧適縣,依照慣例當為盧氏。溯源而推,盧氏之名與古本《竹書紀年》“韓龐取盧氏城”之盧氏一脈相承。盧氏的歷史地理位置與作用,根據南宋時期羅泌考證的《路史國名》記載:“盧氏,古國名”?梢詶l分縷析,盧氏古國存在于戰國之前。換而言之,漢武帝元鼎四年所置盧氏縣乃一古國之名,盧氏古國是有歷史淵源的。盧氏古國雖然囿于歷史文獻記載過于簡要,而且與之相關的出土文物不多。但是,我們不能以盧敖得道來繼續否認盧氏古國的存在,而應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