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三門峽

三門峽打造世界文化遺產 鑄就民族知名品牌

2015/8/24 15:16:53 點擊數: 【字體:

 

    6月15日至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6月22日下午經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由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政府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跨國系列申遺項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此,本報記者就絲綢之路我市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成功命名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采訪了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海燕。  記者:絲綢之路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被成功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實現了三門峽文化發展史上新的重大突破,也實現了我國與其他國家跨國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合作上的新跨越。請您說說申遺成功對我市的重大意義。

    趙海燕:這次申報成功,是我市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的一件大喜事,可以概括為“兩個重大突破,四個有利于”。“兩個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市世界文化遺產“零”的重大突破;實現了我市參與跨省、跨國性聯合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大突破。“四個有利于”: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努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有利于增強我市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形象,促進我市文化、經濟的對外交流和開放;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石壕古道遺址的保護,深化石壕古道的價值定位,使該遺址能夠在更高水平上進行保護與利用;有利于提高市民對文化遺產的了解和認識,提高市民的文物保護意識和我市文物保護的整體水平,增強全市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記者:絲綢之路被成功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和中亞等國共同努力的結果。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的背景。

    趙海燕:“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跨歐亞大陸、舉世聞名的國際貿易之路,是東西方文化傳播、交流融合之路,是連接古代東西方沿線諸國各族的紐帶,是架設彼此的金橋。1994年,我國將絲綢之路中國段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0年,在“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名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8月,在國家文物局、世界遺產中心于新疆吐魯番召開的國際協商會議上,初步決定由我國和中亞5國作為發起國,將我國至中亞地區絲綢之路核心路段上的重點遺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12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中國及中亞五國政府共同協商,最終確定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以“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為名共同進行申報。同時,國家文物局對絲綢之路相關遺產點再次進行了評估和論證,最終研究確定了我國陜、甘、新、豫四個省份的22處遺產點作為首批申遺名單。我市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作為22個遺產點之一,于2013年10月13日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的現場評估考察驗收。今年6月15日至25日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最終得到了21個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的認可,被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記者:絲綢之路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是深深鐫刻在山石之上的歷史音符,是三門峽濃郁人文歷史乃至華夏兒女、世界民族在文化交流、商貿交通發展史上的鮮明體現。請您介紹一下我市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的情況。

    趙海燕:崤函古道是古時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進入古陜州崤山地區道路的總稱。據史料記載,崤函古道夏商以前即開辟使用。夏后皋墓坐落于我市雁翎關旁,周文王避風雨臺在我市硤石關一帶,就是真實的歷史證據,說明我市崤函古道在夏商時期便是東西方文化、商旅和有關交往的交通大動脈。東漢建安年間,曹操為了西征巴蜀方便,又進一步擴寬修整崤函古道,后歷代沿用。民國初期棄置。崤函古道石壕段,位于陜縣硤石鄉車壕村東南800米處的金銀山麓,路面為石灰巖質,全長230余米,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因車輪長期輾軋,在路面上形成了兩條深深的車轍印痕。這段古道是古絲綢之路上至今保留的唯一的道路遺跡,也是整個絲綢之路33個申遺項目中唯一一條“道路”遺址,被專家稱其為“歷史信息的寶貴記載”,是我國絲綢之路的一處“實物標本”,具有較高的歷史、學術、研究價值。2006年被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0月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絲綢之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推薦名單。2012年7月,正式入圍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聯合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記者:在絲綢之路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我市作了哪些探索與實踐?

    趙海燕:為確保申遺成功,市委、市政府和陜縣縣委、縣政府、三門峽市文廣新局等部門付出了艱辛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編制完成有關規劃。開展了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緩沖區和遺址區地形圖測繪、緩沖區范圍內衛星影像圖、高精度的本體三維激光掃描數據采集、可視化展示成果以及《遺產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案設計》、《石壕段本體保護方案》、《遺址保護管理規劃》、《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申遺文本編制設計》等相關工作,切實完善了古道申遺項目的“四有”工作,樹立保護標志,劃定保護區劃,充實遺產檔案,收集、整理申遺文本基礎材料等大量工作。

    二是加強文物本體保護。組織開展了崤函古道本體保護工程,實施了遺產點的搶救性保護;加強遺產展示工作,建立詳盡齊全的檔案資料,做好了申遺區內設置規范的展示、解說和道路標識系統等工作;完成了遺址區安防設施安裝,布置了古道原狀展示及陳列展覽,充分展現古道的歷史、研究和保護價值等等。

    三是大力整治周邊環境。完成了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區范圍內用地勘界、征地以及加壓泵房整體環境改造、遺址區保護圍欄搭建工作;建設了遺址區內的參觀游覽道路,建成了遺址管理用房和游客服務中心,完成崤函古道遺產區周邊環境綠化美化等工作。

    四是加強申遺工作的宣傳發動。在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文物報》、《三門峽日報》等各大新聞媒體發表信息文章百余篇,在《河南文物工作》刊登了《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考古調查勘探報告》等系列文章,在全社會營造了良好的申遺工作輿論氛圍。

    記者: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后,對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今后有什么打算,文物工作又將如何更好地發展?

    趙海燕: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申遺成功,為“黃河三門峽·美麗天鵝城”又增添了一張精美的文化名片。今后,三門峽將依托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扎實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部“絲綢之路文化產業經濟帶”以及沿黃九省(區)黃河之旅旅游聯盟等各項工作部署,不斷加強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的本體保護,切實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有效塑造城市知名文化品牌;將進一步加強與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各遺址點的溝通與聯系,取長補短,各取所需,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動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的長遠發展;將借助我市“沿黃九省(區)全媒體旅游宣傳聯盟”結盟地的優勢,深入開展學術研究與理論研討,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讓絲綢之路的內涵不斷增加、認知感不斷拓展,讓絲綢之路再次享譽世界。

    同時,將以此次成功命名世界文化遺產為契機,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有效利用我市文物資源豐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的寶貴財富,總結當前絲綢之路成功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寶貴經驗,積極推進大遺址保護和文物項目建設工作,積極推進靈寶函谷關和陜縣地坑窯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迸發,讓三門峽文化在世界不斷閃光發亮!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浪河南(2014-06-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