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周口“中國雜技之鄉”的魅力

2013/5/3 11:15:00 點擊數: 【字體:

周口“中國雜技之鄉”的魅力
比賽現場 岳獻甫 攝

    9月27日至28日,河南周口市體育中心。

  一座卡通味十足的雜技劇場喜氣洋洋地聳立在那里,這就是河南省第三屆雜技“百戲獎”暨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的比賽現場。

  大賽由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文化廳、周口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雜技家協會、中共周口市委宣傳部、周口市文聯、周口市文化局承辦。中國雜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邵學敏,中國雜協副主席程海寶,中國雜協副秘書長鄒玉華;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吳長忠,河南省文聯主席馬國強及周口市四個班子領導觀看了賽事和演出活動。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安徽省雜技團、武漢市雜技團等十幾個國內知名雜技團體也前來觀摩。

  自2010年10月啟動以來,大賽歷時11個月,共有17個參賽隊的27個節目參賽,19個節目進入決賽。參賽隊伍覆蓋了鄭州、開封、周口、濮陽、新鄉、駐馬店、漯河等河南各地的多數雜技團,節目薈萃了高空、手技、柔術等眾多技巧門類,充分展示出河南雜技的豐富性和廣泛性。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周口市雜技馬戲團《空中大飛人》、周口項城市雜技藝術學校《火箭飛人》、周口市雜技團《女子倒立技巧》等10個節目獲得金獎,河南水秀清華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立繩》等9個節目獲銀獎,濮陽雜技藝術學校《空竹》等7個節目獲銅獎,濮陽陽光殘疾人雜技藝術團《柔術》榮獲特別獎,周口市文聯等6個單位榮獲組織獎。大賽得到了評委專家的好評,認為顯示了河南深厚的雜技文化基礎,特別是民營雜技在技巧性、藝術性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雜技搭臺: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一場比賽,讓周口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

  即便從全國范圍看,河南也是雜技大省,比賽著實也讓專家評委們驚喜不已。在民營雜技團居多的參賽隊伍中,原本“技巧尚可、藝術欠佳”的粗糙已被“驚險奇美”所替代。邵學敏用“非常精彩,不虛此行”給予本屆大賽高度評價。程海寶也認為,“許多雜技團無論在技巧上還是藝術性上,都做了努力,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雜技與魔術》副主編徐秋說:“我看了比賽以后,特別欣喜的是看到不少節目都在創新,比如《中國結》《手技》不僅把傳統文化融合進來,還在道具基礎上開發出了新的技巧。”

  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編劇、導演李云則關注“百戲”的“戲”字,認為參賽節目已在注重戲劇性和文化的內涵,像《火箭飛人》的表現力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中國結》《三彩麗影》《笛魂》幾個節目,有的引入了傳統文化,有的用雜技表現唐三彩,使雜技的藝術表現力得到了升華。河南省雜協副主席唐永清則力挺周口,認為 “擁有悠久雜技傳統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周口雜技敢闖敢為,不斷創新,許多節目都亮點突出,整體上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的確,細心的人們會注意到,在此次獲得金獎的10個節目中,《空中大飛人》、《火箭飛人》和《女子倒立技巧》都來自周口。而且,就連比賽用的雜技劇場,從雙立柱改進為四立柱、占地近3000平方米、擁有1800多個座位且已遠銷海外,它就出自周口市雜技馬戲團團長張金貴之手。

  優美抒情又富有戲劇性的《火箭飛人》,懸脖旋轉,銜吊飛舞,高難的技巧和唯美的表演讓人如癡如醉;而《空中大飛人》中的空中轉體540度接吊子、空中轉體1080度接底座連續組合動作、后空翻三周連續接五個組合動作,其驚險更讓觀眾捏了一把冷汗。許多觀眾在看完之后忍不住驚呼:“原來咱們周口還有這么好看的雜技。”意料之外,卻道出了一個事實:周口雜技那么有名,卻長期“墻里開花墻外香”;周口雜技人的身影已經遍布全國,演到了海外,甚至周口人也都知道不少村莊幾乎家家戶戶都練雜技,真正看到高水平周口雜技的時間并不多。這一次,周口借搭臺大賽,正以獨特的方式耀眼亮相。大賽已經結束,群眾還蜂擁而來,意猶未盡。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群眾對雜技的需求。

  這是一次對河南雜技新面貌、新成果的全面展示。作為全國第一個市級“中國雜技之鄉”,周口,撐起了自己的一片天。

  行業盤整:多元發展打造產業鏈條

  也許,比賽只是一個平臺,一扇窗口。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基礎和緣由,河南雜技并非“異軍突起”,而是跟它長期以來的歷史傳統、民間氛圍密切相關。其中,周口雜技可以說是一個典型。

  “北有吳橋,南有周口”,這是流傳在中國雜技界的一句老話。

  早在春秋時期,河南周口就有眾多民間藝人以雜技謀生。雖經時代變遷,但雜技藝術在周口大地歷久不衰,各類雜技團、馴獸表演團、飛車表演團等猶如朵朵鮮花,開遍周口大地,每年一度的淮陽太昊陵古廟會更成了當地雜技展演的重要舞臺。在周口下轄的淮陽縣,每年舉辦的“太昊陵廟會”,當地史志“雜技棚連棚,會師陳州城”的描繪,再現了當年周口雜技的盛況。太康縣張集鄉溫良口更是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喝了溫良水,傻子也能踢兩腿。”因為雜技,溫良口人在當地農民中率先用上了彩電,住上了樓房,有了私人轎車。

  雖然時代變遷,但雜技藝術在周口大地上久盛不衰,一系列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

  據周口市文聯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周口擁有專業雜技團150多個,從業人員7000余人;業余雜技團和雜技班近700個,加上散處全國各地的家庭雜耍和民間雜技培訓班、演出團,從業人員達14000余人。其中,中國雜協會員13人,中國雜協理事3人,河南省雜協會員65人。在中國雜協認定的全國十大民營雜技團中,周口市就占了3個。僅雜技事業一項,全市增收就達4億元以上。2004年,周口市被中國雜協命名為“中國雜技之鄉”,成為全國第一個市級“中國雜技之鄉”。雜技,已成為周口重要的特色文化品牌。

  更重要的是,這一品牌一直被周口人不斷地刷新刷亮。他們在“新、難、奇、美”上狠下功夫,不斷創新,從技巧到道具,從編導到舞臺,都力求做到推陳出新。2005年,張金貴的周口市雜技馬戲團攜《大飛輪》勇奪第10屆中國吳橋國際雜協藝術節“特別金獅獎”;王敬宇雜技團則以節目《晃圈》奪得摩納哥第17屆“初登舞臺”國際雜技比賽最高獎“金K獎”。

  長期以來,100多個雜技團、10000余周口籍雜技人常年在全國各地巡演,有的還走出了國門,闖蕩世界。如今,周口市雜技馬戲團的馬術和大飛輪表演已成為國內外雜壇的兩大絕活。西華縣現有20個雜技團,王新虎、楊建全領班的雜技團以舞臺雜技節目為主,已在上海連續演出了5年。崔氏家族的雜技團長年在國外演出,也影響很大。周口川匯區的杜氏家族,在河南雜技界早有盛名,目前已發展為3個飛車團,在東南五省長年巡演。鄲城縣組建的4個雜技團以高空走鋼絲為代表的雜技節目市場前景也頗受看好。

  此外,周口人在創新單一節目的同時,還發展出了自己的雜技劇。其中,王敬宇主創的《夢幻西游》在深圳“世界之窗”演出近10年;2010年,張國勝投資 1000多萬元打造的雜技劇《洛神》在鄭州市藝術宮華麗亮相。這一步跨越,為周口雜技的品牌創建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周口雜技已脫掉了過去江湖賣藝式的外衣,為雜技穿上了時代的新裝,在雜技、馬戲等諸多表演項目上,都不斷刷新亮點。

  在“創優創匯”的同時,周口人把目光看得更遠。在演出之外,包括雜技培訓、道具制作等配套產業也引起了重視。2005年,項城市越野雜技馬戲團團長余帥創辦了項城市雜技藝術學校,幾年下來,這所占地30余畝的學校已初具規模,其培養的演員在本次比賽中一舉奪得金獎,《火箭飛人》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張金貴則在開展多種經營、打造產業鏈條上做了成功的嘗試,不僅研制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雜技大篷,還先后投資建設了浙江溫嶺市動物園、張家界雜技演出基地。目前,周口市已有各類民營雜技學校、培訓學校20余所,各類配套產業設施也在全國各地逐漸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周口,正依托自己的優勢,漸漸形成了一條相對完整的雜技產業鏈。地處黃淮平原深處、區位優勢并不明顯的周口,為何能創造出這樣的成績?周口市文聯主席馬明超告訴記者:“周口雜技以團體優勢見長,雜技事業在周口的大發展,得益于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扶持和當地藝術土壤的滋養,同時更與一批領軍人物的艱苦創業和示范帶動密不可分。”

  未來布局:組建集團發揮優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比賽豐收的喜悅之外,周口人也有自己的擔憂。

  “演員獲獎了,現在我們特別擔心的是,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好苗子又被發達地區的大團挖走。”項城市越野雜技馬戲團團長、項城市雜技藝術學校校長余帥不無憂慮。有這種擔心的周口雜技團長不在少數,而全國各地前來觀看比賽、暗地里可能帶著“打獵”任務的的確大有人在。張金貴也表示,雖然周口雜技從業人員多,團體優勢突出,但多數都是散處全國各地,文化產業規模小,缺乏有競爭力的大型龍頭文化企業,因此往往很難掌握演出定價的話語權,加上行業競爭激烈,人才流失在所難免。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編劇、導演、大賽評委楊守林覺得,人才流動是很正常的,有的雜技人走出去了,學習了經驗又回來創業,回饋周口,不管對雜技全局還是對周口發展,都是一種雙贏的現象。

  不過,專家們也認為,這種“出走+回歸”的方式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周口自身的發展。一直以來,不少周口人不禁問自己:“周口有雜技嗎?”是的,在這個 “中國雜技之鄉”,平時卻很難見到雜技人演出的身影,因為他們都南下“淘金”去了。“墻內開花墻外香”,這幾乎成了中國雜技的傳統,在周口則尤甚。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資源,卻不能更好地推動家鄉建設,這個局面必須得到改變;特別是在掌握話語權方面,攥起拳頭才能更有力量。

  實際上,一場對雜技產業的布局正在周口悄悄進行。

  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由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產業強市轉變”的發展部署中,“以雜技藝術為突破點,帶動周口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被提到了戰略的高度。周口市文聯主席馬明超透露,目前周口市正規劃通過市場機制和資本運作,實現強強聯合,組建中國周口雜技集團。規劃中的中國周口雜技集團將包括雜技學校、雜技演出團隊、雜技藝術中心、雜技藝術市場開發管理部等。其中,雜技團隊將以周口現有民營雜技團為基礎,以自愿入股的形式實現集團運營。屆時,將常年組織50至 80個團在全國各地演出,20至30個團在海外演出,預計每個團年收入可達500萬元,3到5年內幫助10至20萬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在自身建設方面,雜技藝術中心將組織指導建立30至50個雜技村,形成連片效應,助力周口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周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劉保倉表示,把‘中國雜技之鄉’這一品牌打響叫亮、做大做強是一篇大文章,這篇文章做好了,就可以成為周口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舉辦河南省第三屆雜技“百戲獎”暨河南省第八屆雜技大賽,是周口人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口,這個閃耀著“中國雜技之鄉”的豫東城市,將會更加魅力十足,光彩耀人!
 

周口“中國雜技之鄉”的魅力
鄭榮健 攝

    這是河南全省的雜技比賽,卻吸引了全國眾多雜技院團前來觀摩。某種意義上,這也是遍布全國的河南雜技人帶出的一種效應:這片雜技人才輩出的沃土從不缺少關注,作為“中國雜技之鄉”的周口更是如此。
 

周口“中國雜技之鄉”的魅力
《火箭飛人》 朱增祥 攝

周口“中國雜技之鄉”的魅力
《空中大飛人》 岳獻甫 攝


    在參賽節目《火箭飛人》中,李婉征的燦爛笑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評委們評價:“在很多雜技表演中,很難見到這么融入雜技、享受雜技的表演,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她能表現得那么放松,那么富有表現力,這是真正的表演。”而參賽節目《空中大飛人》的驚險更讓觀眾嘆為觀止。兩個節目分別來自項城市雜技藝術學校和周口市雜技馬戲團,是周口雜技收獲的優秀成果。(原標題:周口“中國雜技之鄉”的魅力)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藝術報 原文時間:2011-10-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