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河南蘭考:億元樂器產業的新煩惱

2012/8/15 9:55:26 點擊數: 【字體:

    當年焦裕祿帶領大家栽的泡桐成材后,一開始被村民用來做風箱,后來被發現是做樂器的好材料。如今,蘭考能生產古箏等20個品種的民族樂器,但只有一個自己的品牌,利潤的大頭被別人拿走了……    

    河南蘭考:億元樂器產業的新煩惱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和前不久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對河南蘭考的泡桐經濟是莫大的政策鼓舞。蘭考泡桐因其紋路清晰、聲學品質和共振性能好而受到樂器及家具制造商的青睞。蘭考也成為名副其實的“泡桐之鄉”。但從提供泡桐到生產樂器,蘭考人走了很長一段路。如今,他們也面臨著新煩惱。

    11月21日,蘭考縣固陽鎮范場村,寒風獵獵,村民代勝民的家中卻緊張忙碌,工人們正在生產北京、上海等地急需的古琴等樂器。

    代勝民的另外一個身份是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其公司生產的“中州”牌民族樂器是整個蘭考縣唯一有自主品牌的民族樂器。公司年產值近4000萬元,接近整個蘭考縣民族樂器年產值的1/3。

    蘭考這個昔日鹽堿、黃沙彌漫的窮地方為什么能生產樂器并且還形成了產業?“這主要是焦裕祿的功勞。”代勝民說,“當年為了治理風沙,焦裕祿帶領群眾在蘭考栽了很多泡桐。上世紀70年代初,這些泡桐都已經長成。起初村民并不清楚泡桐能夠用來制作樂器,而是把泡桐做成家里燒火做飯用的風箱,有的做成電線閘刀的閘盒。”

    代勝民說,這些風箱在鼓風的時候發出的聲音非常悅耳,后來不知怎么被上海、江浙等地一些民族樂器行業的技術人員發現,蘭考的泡桐很適合做樂器材料。緊接著,上海、揚州等地的民族樂器廠紛紛來蘭考進貨。但是,他們僅僅把這些東西當成原材料。“別人都認為,蘭考這個地方窮得不得了,根本搗鼓不出高雅的樂器。”代勝民說。

    商家賺的是大錢,蘭考人得的只是小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直接生產高附加值的樂器呢?代勝民的父親代士永致力于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1993 年,代家千辛萬苦聘請了江浙地區的師傅,創辦了蘭考縣第一家樂器廠——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后來,代家將用本地泡桐樹制作的樂器打開了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場,還推銷到了全國各地。現在蘭考樂器廠家的老板中有相當多是從代家出去開廠子、闖市場的。

    如今,蘭考縣以范場村為主,能夠生產高、中、低檔系列古箏、琵琶、二胡、柳琴、古琴等20個品種的民族樂器,年產值達1億多元,產品暢銷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范場村已成為國內民族樂器加工生產量比較大的專業村。

    然而,如此大規模的樂器生產基地,卻僅僅有“中州”一家古琴是打著自主品牌走出這片昔日鹽堿地的;而且,真正掙錢的還不是他們,而是代理商。“比如說一臺古琴,如果是非常好的材料做的話,出廠價可能在6000元,樂器被代理商貼上商標后,向國內外銷售,利潤會翻倍甚至數十倍。代理商銷售一臺古琴的利潤在2000元以上,經過收藏者和經銷商的轉手,到了用戶手里,甚至已經達到了4萬元,80%以上的利潤被別人拿走了。”代勝民說。

    開封市委宣傳部的有關人員告訴記者,當地農民也意識到,掌握了樂器制造的核心技術之后,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抱團發展,打出自身品牌,做深做透產業鏈條,讓“蘭考品牌”的古樂器能走出更好的市場之路。(陳關超)(原標題:河南蘭考:億元樂器產業的新煩惱)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文時間:2011-1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