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聚焦首屆風箏文化節

2013/8/7 9:33:44 點擊數: 【字體:


聚焦首屆風箏文化節

李蘭銀 攝
 
聚焦首屆風箏文化節

趙文建 攝
 
擁抱傳統 放飛夢想

“開封眼病醫院杯”首屆風箏文化節成功舉辦

    “起來了!起來了!”一架50米長的巨龍風箏在十幾個人的操控下,借著北風,騰空而起。4月2日上午,由市體育局、汴梁晚報主辦的“開封眼病醫院杯”首屆風箏文化節在大梁門外環城公園廣場舉行,近千名風箏愛好者和普通市民享受了一場傳統風箏文化的盛宴。

    這天上午,盡管刮著5級左右的北風,但大批風箏愛好者和市民還是早早來到現場,興致勃勃地參與風箏節活動。金魚、燕子、老鷹、飛機……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隨風起舞,像是活潑的魚群在空中游動。

    當天上午的風箏文化節活動包括風箏制作大賽和風箏展演兩項主要內容。風箏制作大賽吸引了近兩百名選手參賽。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仇春樵等30名選手獲得了個人組、家庭組、學生組的42個獎項。這些獲獎選手均以手工制作的風箏參賽,在風箏制作工藝、設計創意、放飛技巧等方面表現出色。在風箏展演中,我市風箏愛好者與風箏工藝制作大師現場展示了20多個形態各異、制作精美的傳統風箏。其中,一架身長50米的巨龍風箏被成功放飛,讓廣大市民一覽串類風箏的雄姿。

    風箏文化節上,近兩百名手執風箏、興高采烈的孩子成了廣場上最亮麗的風景,他們是來自大廳門小學、縣街小學、開封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為了參加這次活動,孩子們準備了近半個月。大廳門小學教務主任丁穎表示,放風箏既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也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這次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也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響應。

    作為本次活動的冠名單位,開封眼病醫院還在風箏文化節現場為市民義診。(記者尹杰報道)
 
風箏寄托一生夢想
 
   “巨龍從容觀大地,雄鷹奮勇傲蒼穹。”風箏節上,一架寬5米,長1.85米的超級鷹翱翔空中,讓數百人為之喝彩。這架超級鷹獲得了個人組工藝制作一等獎。
 
    制作這架風箏的老人叫仇春樵,年已七十有余。仇春樵自小喜歡繪畫,可家里無力供養,于是他把對繪畫的感情寄托在了風箏身上。他扎制的彩繪風箏曾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
 
    仇春樵這次用一個多月打磨的超級鷹在現場引起了轟動,很多風箏行家不禁感嘆:做工這么細、這么考究,繪畫又這么逼真的超級鷹還是頭一次見。仇春樵說,以前大家見的多是微型鷹,超級鷹很少見,所以在比賽前他就相信自己的超級鷹肯定能得到大家的青睞。(記者 校愛玲)
 
祖孫兩代一起上陣
 
    63歲的楊小三和12歲的楊雨欣祖孫倆在風箏文化節上獲得了家庭組工藝一等獎、放飛一等獎和創意二等獎。“這次能拿到3個獎,很受鼓舞。”楊小三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小三說:“放了50多年風箏,可從未參加過比賽,這次參賽就是想體驗一下,圖個樂。孩子現在上初中,玩的時間少了,但一有空,我還是喜歡帶她出來放風箏,既放松心情,又能鍛煉身體。
 
    祖孫倆放飛的風箏,是他們自己扎制的1米長、0.6米寬,繪有鐘馗畫像的“大平板”。比賽開始,在孫女雨欣的配合下,楊小三手持線輪,把提線提高,乘勢將風箏放出,“大平板”隨即平穩起飛。楊小三邊放邊用力抖,“大平板”扶搖直上,不一會兒就沖上了50多米的高空。(記者 李珍)
 
呼吁發展 風箏產業文化
 
    “楊柳青,放風箏”。風箏文化節上,空中搖曳多姿的風箏,帶來了春的氣息,喚醒了開封這座古城。
 
    “要講風箏,離不開咱開封,要講風箏的發展史,更離不開咱開封。”談起開封風箏,市風箏協會籌備組的風箏大師薛文義說道。北宋時,官方主持出版了《宣和風箏譜》。如今,開封的風箏繼承發展了“宣和風箏”做工精巧、描繪逼真、色彩艷麗、內涵吉祥的優良傳統,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談到這次風箏文化節,風箏大師魏明倫說,有很多讓他意想不到的亮點和驚喜,個人組和學生組里很多自制的風箏不但有新意、做工也相當細致,沿襲了開封風箏的優良傳統,這讓他深感欣慰。“開封人有扎繪和放飛風箏的習俗,也有相當多的風箏愛好者,這是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我們應該把風箏作為一種文化產業發展起來。”魏明倫說。 
 
展示制作技巧 共話風箏文化
 
    4月2日,“開封眼病醫院杯”首屆風箏文化節成功舉辦。眾多風箏愛好者聚在一起,展示制作技巧,共話風箏文化,天上風箏爭奇斗艷,地上人們歡聲笑語,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一大早,選手們就趕到現場,調試風箏,測定風向。縣街小學教師徐曉艷說:“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參加風箏文化節活動遠比躲在家里有意義得多。”

    風箏制作大賽開始后,我市風箏制作大師魏明倫、薛文義與其他幾名裁判員一起對每一架風箏的工藝、創意、飛行狀態以及選手們的放飛技術進行認真評判。“芭蕉扇是誰的?好,放飛。”“姿態不錯,可以收了。”冒著大風,裁判員們穿梭在選手和風箏之間。
“很多風箏制作的都很不錯,看得出來,選手們在制作風箏時都很用心。”魏明倫高興地說。(記者 王淳)
 
踐行“雁行文化” 促進開封崛起
 
    “開封文化底蘊深厚,只要在這片土地上,都會不自覺地被打上開封文化的印記,開封眼病醫院也不例外。”開封眼病醫院院長劉釗說,只有真正融入開封文化,醫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開封眼病醫院一直堅持并踐行‘雁行文化’。大雁在飛行時一定要在雁陣中依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克服艱難險阻。‘雁行文化’正是源自于開封團結拼搏,奮斗不止的文化精髓。”
 
    當聽說市體育局、汴梁晚報要舉辦首屆風箏文化節時,開封眼病醫院立刻決定作為冠名方參與活動。劉釗意味深長地說:“參與這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市民不僅可以通過活動愉悅身心,還可以品味源遠流長的風箏文化。我們就是要通過參與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開封文化的精髓,促進開封崛起。我們不僅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還要給大家帶來文化上的滋潤。”(記者 王淳)
 
特殊教育學校“大豐收”
 

    在風箏文化節上,開封特殊教育學校參賽的11個孩子獲得了9個獎項。其中,劉亞威和李夢思分獲學生組工藝、創意一等獎。
 
    “在報紙上看到要舉辦風箏文化節的消息后,我們本著讓孩子們走向社會、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理念,組織全校11個班的130多名孩子參加了這次風箏文化節。”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薛靜說,“這次每班派出一名學生代表帶著自己班級集體制作的風箏參加比賽。”
 
    為了參加比賽,學校的兩名工藝美術老師在兩個星期里,領著孩子們扎風箏,繪圖案,反復調整試飛。
 
    薛靜說,雖然風大天寒,可是所有參賽的孩子都異常高興,他們希望在放飛風箏的同時也放飛心情、擁抱春天。(記者 田秋艷)(原標題:聚焦首屆風箏文化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汴梁晚報(2012-04-0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開封首屆風箏文化節正式拉開序幕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土特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