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36米的“中龍”是風箏節的亮點之一
又到了風箏飛滿天的季節。
昨日(27日),河南商報和鄭州未來遠大置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理想城杯”河南第二屆萬人風箏文化節上,5000只風箏飛滿天,讓愛放風箏和愛看風箏的人過足了癮。
【現場】
3000只風箏半小時“搶”完
昨日上午,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廣場,河南商報和鄭州未來遠大置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風箏節吸引了很多市民。商報準備了3000只風箏供大家展現“手藝”,加上很多市民自帶的風箏和專業隊的風箏,昨日風箏節上約有5000只風箏“競飛”。
上午9時30分許,很多市民已經趕到等著領風箏了。這些人中,除鄭州的市民外,還有來自許昌、開封、新鄉、南陽等地的專業風箏隊。
不到半個小時,事先準備的3000只風箏就被“搶”完了。
五個娃娃放飛“奧運福娃”
在滿天競飛的風箏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奧運福娃風箏。放風箏的是5個可愛的孩子,吃一樣的粽米棒,每人放一個福娃風箏。
5個孩子中,除了瀟瀟2歲外,秭蕙、皮皮、布丁、陽陽都是4歲。
布丁的媽媽崔麗女士今天特意陪孩子來放風箏的。她說,五家人都在一個樓上住,孩子們從幾個月大的時候就在一起玩,現在雖然分開了,但是一見面仍然特別親。
昨天,幾位媽媽帶孩子來放風箏,剛好5個孩子,就讓他們放了奧運福娃風箏,祝福奧運。
“九天仙女”下凡塵
10時30分許,一個小姑娘拉著他*的衣裳叫道:“媽媽,仙女!”空中飛舞著一位端莊淑靜的仙女,頭戴華蓋,柳眉鳳眼櫻桃口,身著紅上衣,抖著綠裙擺,如仙女下凡。
這邊“仙女”沒離開,又飄來一個“飛天”,她雍容華貴,高高的發髻上插著三朵梅花。“真漂亮,跟楊貴妃一樣。”旁邊兩女士笑著說。
許昌禹州風箏隊的成員介紹,這次他們一共帶了5個仙女風箏,還做了兩個奧運風箏。這些風箏短的有五六米,長的有十多米。
“特技風箏”驚艷風箏節
昨天最出眾的是“特技風箏”。
這種風箏在急劇爬升和俯沖時,會發出飛機引擎般的聲音,還會表演順時針轉、逆時針轉,擺三角形、四方形、豎8字和上樓梯等動作。
曹和平今年50歲,玩特技風箏已經快兩年了。
“這種風箏,如果你玩熟了,就不想放其他風箏了。”曹和平說,“‘特技風箏’又叫‘運動風箏’、‘雙線風箏’,與一般的風箏相比,這種風箏至少要兩根繩子拉著。”
目前,鄭州只有他們一個特技風箏隊,是去年4月成立的。特技隊共有11人,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20多歲。
【花絮】
最長的風箏 1300米長風箏沒敢飛
來自開封的風箏隊制作的一些巨型風箏很吸引人。
但是因為昨日風大,他們只展示了一只“中龍”,共有108節,全長36米。
隊員魏明倫說,這是3個人花了一個月時間制作好的。
他們還有一個壓箱底的寶貝:一只長1300米的風箏,用“寶石”片連接而成,總共2008片、1300米長。因為昨日風大,怕被風吹壞,他們沒敢把這個巨型風箏放起來。
最小的風箏 蝴蝶骨架僅0.2毫米長
昨日放飛的最小的風箏有多長?5厘米。
這只5厘米長的蝴蝶風箏,看起來與真蝴蝶幾乎一樣。頭須、觸角俱全,連翅膀上的紋路都很逼真。
“蝴蝶”的主人吳龍臣說,這只風箏由無紡布和竹篾做成。而構成風箏的骨架僅有0.2毫米長,因此需要用手術刀和放大鏡、用兩個星期才完成。
最纏綿的風箏 擔擔燕
一根線上倆“燕子”,在空中前追后逐,很是“纏綿”。這是77歲老人許沛然的杰作,兩只“燕子”由一根1.7米長的線連了起來,然后再連到一根風箏線上。
許沛然說,風箏必須要兩個人才放得起來,一個人在前邊跑,另外一個在后面舉著。
最個性的風箏 空中踢足球
上午10時許,一身著白上衣、藍褲子、黑鞋子的運動員在空中“踢足球”。
“運動員”帶著球在空中“賽場”馳騁,時而東沖西進前奔,時而轉身盤帶。
據介紹,這種風箏是軟體風箏,沒有骨架,全是布或紙做的,風箏很輕巧,在空中就可以靈活飛舞。(記者李肖肖 見習記者宋曉珊 實習生熊麗/文 楊東華/圖)(原標題:河南萬人風箏文化節 5000風箏飛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