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夢尋根”大型原生態文藝晚會在淮陽太昊陵羲皇文化廣場上演 記者平偉攝
朗月高掛,秋風習習,古城淮陽裝扮一新,喜迎海內外賓朋——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中華姓氏文化節當晚在淮陽太昊陵羲皇文化廣場隆重開幕,數百名海外華人相聚中華姓氏發源地尋根謁祖。
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中國文聯副主席胡珍,中國僑聯副主席李本鈞,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金堅范,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孔玉芳,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明義、李中央等領導出席了盛會。
昨晚,徐光春書記親手升起了開幕式晚會的第一束焰火。隨后,“踏夢尋根”大型原生態文藝晚會(分夢根、尋根、歸根、萬姓同根四部分)將與會者引領到中華文明的淵源幽思之中。
晚會上,本屆文化節形象大使、周口籍世界名模馬艷麗及著名歌唱家殷秀梅、王宏偉、田震等明星相繼登臺,為文化節增加了不少亮點。“中國三皇故都文化之鄉”暨“中國神話學研究基地”授牌儀式也在昨天的開幕式上同期舉行。
據介紹,周口是中華姓氏文化、中華民族“龍”和“龍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老子文化發祥地。據史書記載,太昊伏羲曾定都宛丘(即今淮陽縣),并以龍紀官,作網罟、畫八卦、造甲歷、養犧牲,去穴巢之居,改茹腥之食,興禮教以導文,造干戈而飾武,開創了中華遠古文明。特別是定姓氏、制嫁娶,更是使人類文明發生了質的改變。由中國文聯、中國僑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河南省政協等主辦,周口市政府承辦的中華姓氏文化節,從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已形成“一年一祭,兩年一節”的定制。
作為我省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活動之一,周口更是把“姓氏之根、道家之源、神話之都、雜技之鄉”作為當地的四大“文化名片”打造。首屆中華姓氏文化節項目舉辦以來,總投資達63.58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周口經濟新的增長點。
據了解,本屆中華姓氏文化節除開幕式及“踏夢尋根”晚會外,還將舉行公祭伏羲大典、龍舟大賽、族譜展、姓氏高層論壇、旅游推介會、百名外商看周口及商貿洽談會、民間藝術精品展演、陳氏懇親籌備會及拜祭陳胡公、精品戲曲茶座等多項活動。(記者 張紅梅于揚)(原標題:中華姓氏文化節淮陽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