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水調沙繪就壯闊巨畫
2014/1/4 12:16: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白居易詩曰: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在濟源這片魅力獨具的土地上,千里太行綿延無際,甩身一搖點綴出了仙境一樣的王屋山;濟水悠悠,千年流淌,造就了五龍口的奇山秀水;浪底云煙,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繪的是一年一度小浪底觀瀑節的勝景。
6月19日,“2010中國黃河小浪底觀瀑節”拉開帷幕,小浪底第十次調水調沙全面開始,巍巍壯觀的小浪底大壩前,泄洪工程出水口的排沙洞和明流洞噴涌而出的高壓水流從大壩的幾個閘口噴射而出,洞群飛瀑,從天而降,虎哮龍吟,雷霆萬鈞,形成高200余米、長500余米的巨大水體拋物線。幾條黃白交織的水龍和沙龍,帶著振聾發聵的轟鳴,翻滾著、搏殺著、咆哮著直向黃河下游沖去,把黃河攪得波浪翻滾。激起的沖天水霧又飛珠濺玉般飄散,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一道道彩虹,云蒸霞蔚,景色壯麗。滾滾洪流似千軍萬馬,逐浪排空,驚濤拍岸,一瀉千里,繪就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人間奇觀。前來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和游客欣賞著令人驚心動魄的壯觀場面,紛紛以出水口噴出的巨浪為背景留影,一些攝影愛好者掂著各式各樣的“長槍短炮”,選擇不同的角度照個不停。真可謂:浪漫之湖小浪底,嘆為觀止觀瀑節!
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酷暑難當,然而,一走進小浪底景區,會立即感到氣溫低了不少,聽景區工作人員說,這里的溫度要比景區外低10℃左右。水霧彌漫的山谷中,飛瀉的巨瀑卷起狂風,化驚濤為細雨,噴灑到岸邊游客的身上,使游客享受著飛瀑帶來的清涼微風和如絲細雨,頓覺暢快不已。幾十名來自河北邢臺旅游團的游客贊嘆著、議論著,異常興奮。幾名來自北京的游客說:“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真開心!”
覽世紀工程 嘆“愚公移山”
2001年全面竣工的黃河小浪底工程,是萬里黃河上壩體最長、庫容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一座特大型世界級水電工程,具備防洪、防凌、減淤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等綜合功能,壩頂長1667米、最大壩高154米的壤土斜心墻堆石壩巍峨高聳,它不僅使黃河的防洪能力從以往的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還能達到年平均51億千瓦時發電能力,創下三項世界之最、六項中國之最,成為一顆福澤千秋的璀璨明珠,一座治黃史上的豐碑。
黃河的調水調沙就是通過黃河全流域綜合調度,形成強大的水流和人工洪峰,沖刷河道淤積的大量泥沙,有效減輕河道淤積抬高。據悉,經過前幾次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的成功運營,黃河中下游河道主河槽河底高程平均下降了1米多。如今,每到一年一度的黃河調水調沙,游人來到小浪底,不僅能一睹這一治黃史上最為宏偉的工程,還能身臨其境觀看泄洪排沙展現的滔滔黃河一瀉千里的壯觀景象,全身心感受母親河上的世紀杰作!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如今的小浪底風景區,港灣交錯,山水交融,巍巍大壩氣勢雄渾,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展現出高峽平湖的壯麗畫面,已成為愚公故里濟源的標志性景觀。置身船上,穿行于黃河三峽,如入畫中,濕潤、涼爽、潔凈之氣飄過,兩岸青山緩緩而退,頭上雄鷹展翅掠過,兩邊調皮的魚兒能伴船游上很遠,機警的野鴨一閃而過,在水面蕩起一道道漣漪,熱情的導游指著那山、那水、那峰、那洞,把兄弟崗、姊妹峰的故事講述給你。使你不知不覺地融入自然,身心皆醉,流連忘返。
賞濟源美景 品黃河特產
來到小浪底,一定要品嘗一下紅嘴血鰭火焰尾的野生鯉魚。調水調沙期間,黃河下游會產生“流魚”現象,30多公里的河面上魚躍波閃,場面壯觀,吸引大量當地居民和游客捕撈。紅嘴血鰭火焰尾的野生鯉魚在湍急的黃河中生存,運動量特別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沒有泥腥味,口味非同一般,令人垂涎三尺。還有那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黃河蝦、銀魚,個頭小小,炸了以后鮮甜香脆大受游客歡迎。
玩得盡興了,吃得過癮了,黃河奇石則是游客收藏或饋贈親友的佳品。大河出奇石,石頭里天然形成的各式各樣的動植物、花草、人物等形象惟妙惟肖,贏得了人們的鐘情和喜愛。像“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媧補天”、“五龍獼猴”等源于濟源的傳說和美景,都可以從一方石頭上栩栩如生地體現出來。
小浪底觀瀑后,可以順便把美麗濟源的勝景“一網打盡”:“愚公移山”傳說的發祥地王屋山山勢巍峨,拔地通天,被尊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五龍口古靈精怪的獼猴表演會讓你一路歡笑,一路逍遙;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瀆廟是歷代朝廷祭祀水神之圣地,被譽為中原古建筑的博物館;九里溝水美如綢,學茶仙盧仝來上七碗香茶,直喝得兩腋習習清風生;小溝背的彩石谷、娃娃崖、鰲背頂、原始森林等四絕景觀更是令人如入仙境。
精品線路推介
一日游:小浪底觀瀑—黃河三峽—王屋山
二日游:小浪底觀瀑—王屋山—濟瀆廟—五龍口
三日游:小浪底觀瀑—黃河三峽—小溝背—王屋山—九里溝—濟瀆廟——五龍口—龍門石窟
咨詢熱線:0391-6036000 (原標題:調水調沙繪就壯闊巨畫)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新華網 2010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