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廟會,真得勁!好吃、好看、好玩的,啥都有。”“廟會里天天都有大戲看,真過癮!”“廟會上那個‘大連火暴魷魚’的小吃真好吃,明天我還要去吃”……以“逛濟瀆廟會,交龍年大運,覽民俗風情,祈平安和諧”為主題的2012年濟瀆廟春節文化廟會自大年初一開幕以來,市民及游客好評如潮。春節期間,每天來濟瀆廟逛廟會、賞民俗的游客絡繹不絕。僅春節長假7天時間,濟瀆廟就接待我市以及外地游客15萬人次。
民俗風情撲面來
眾所周知,濟源是濟水的發源地,而濟水的源頭就在濟瀆廟內。因此,要說這文化氣息,就數濟瀆廟最濃郁了。今年的濟瀆廟春節文化廟會,重點就突出了這“文化”二字。
2月4日,記者來到濟瀆廟,邁進山門,中間主道兩側擺放的 《民風鄉俗———中國古代民俗文化圖片展》、《歷史與文明的印痕———濟源歷史文物圖片展》吸引了眾多游客。梨林鎮西湖村的馮操、王敏夫婦和4歲的兒子馮彥喆就在其中。王敏手指著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圖片,向兒子耐心地講解踏青、發壓歲錢、祭灶的由來,小家伙聽得可認真了。“好久都沒有碰到這么熱鬧的廟會了,感覺很爽。”王敏開心地說。
濟瀆廟管理處精心打造的260米 文化長廊,讓不少外地游客陶醉其中。這幾天,第一次到濟源走親戚的北京游客郝友良一連逛了兩次廟會,對文化長廊更是贊不絕口。“這個廟會辦得不錯,內容豐富,尤其是這個文化長廊,文化內涵十分深厚,使我對濟水文化和濟瀆廟的變遷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他感嘆不虛此行!
祈福納祥好運到
祈福,是廟會不變的主題。每年春節,人們都會到廟宇來祈求新的一年能夠家人安康,心想事成,今年也不例外。來逛濟瀆廟會,上香祈福自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一,記者在濟瀆廟看到,前來上香祈福的人還真不少。“濟瀆廟是一座千年古廟,比較有靈氣,所以特意來這里上香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承留鎮衛莊村村民盧明磊一早就趕到這里,祈福保平安。
除了上香祈福,此次廟會上還有一些其他的祈福活動,如在養生池放魚、往眼光池投硬幣等。跟著父母一起逛廟會的小學生張以歌來到養生池旁,放生了幾條小魚。“小朋友,知道放魚是代表什么意思嗎?”記者想考考她。“媽媽告訴過我,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張以歌笑著說,“希望今年我們家的生活越過越 紅火!”
濟瀆廟內的眼光池,相傳是眼光娘娘用的井。因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把錢幣丟到井里,來年就會眼明心亮,身體健康,所以有不少游客紛紛往井里投硬幣。
經典老戲入廟來
唱念做打皆真功,生旦凈丑競風流。在今年的濟瀆廟春節文化廟會上,戲曲展演可是一出重頭戲,人氣最旺、觀眾最多。
2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濟瀆廟淵德大殿遺址時,濟水東園戲迷協會的演員們正在賣力地表演戲曲《秦香蓮》,雖然演出剛開始兩三分鐘,但廣大戲迷朋友已經把舞臺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幾天,北海街道廟街居委會居民張秀娥可是過足了戲癮,天天來看戲,一場都不肯落下。張秀娥邊看邊說:“這些人唱得可真不賴,我很久都沒有這樣痛快地看戲了。這次戲劇展演劇目種類多,既有豫劇,又有曲劇、越調劇等;既有現代戲,又有古代戲,真過癮。以后要是天天都有就更好了。”
精彩的大戲也吸引了山區群眾前來觀看。這不,大峪鎮草溝村村民聶乃蓉特意帶上小孫子一起來逛廟會,說這樣既能讓自己過足戲癮,又能讓小孫子玩個痛快。(原標題:新春逛廟會精彩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