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南村委委員宋新民告訴記者:“快過年了,俺村的高抬火轎在村南頭湯帝廟里排練,要不咱瞧瞧去?”
邊走老宋邊介紹情況:“8號開始,俺村就張羅排練,每天早上8點半到12點,下午2點到6點,手里其他活都放下了。”
在湯帝廟前的空地上,小伙子們踩著高蹺繞場子快步走著,年齡大點的則八人一組演練抬花轎,最前面的抬轎人有板有眼地大聲念道:“俺們村里文化多,高抬火轎真正火,轎夫踩著高蹺走,火轎里面點上火……”雖然是排練,但仍吸引了不少群眾圍觀。
“俺村的高抬火轎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絕活,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逢年過節都要熱鬧一番,雖然這兩年大家忙著經濟發展,可是為了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傳承下去,今年又吸納了村里一二十個年輕人。”宋新民接著說:“像在煤場開鏟車的二東和他的幾個伙伴,每天一百多塊錢的工資不要,都回來了。”
“老太婆,快回家做飯,一會兒家里來客人。”正在給記者介紹情況的宋新民突然沖著不遠處的一名婦女嚷嚷著。“那是俺媳婦,嘿嘿,讓你見笑了。”60歲的老宋頗有些不好意思。
“老姐姐,快過年了,年貨準備咋樣了?”記者笑著跟老宋媳婦攀談起來。
“現在過年沒啥可準備的,俺這一個小村就倆超市,蔬菜水果肉,衣服鞋子帽,到年根兒買新鮮的更好,這幾天也就是忙著提前掃房子。俺在城里打工的兒媳婦放假回來了,這會兒在家里洗衣服呢,非讓俺出來看熱鬧歇歇。”老宋媳婦笑呵呵地說。
來到老宋家,4間屋大的平房收拾得干干凈凈,洗衣機轟隆隆地響著,老宋9歲的小孫子在屋里看電視。“就差兒子還在鎮里的飲料廠上班沒放假,一家子就等著過年了。”老宋爽朗地說道:“現在過年跟以前可大不一樣了,有吃有喝有唱有跳,好日子是越過越有勁兒!”記者李建華 通訊員 陳蕾(原標題:河南非遺絕活聚焦:沁陽山王莊鎮萬南村高抬火轎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