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民間集體舞蹈藝術“高抬火轎” 重放異彩(組圖)

2014/1/7 9:46:03 點擊數: 【字體:


    沁陽市山王莊鎮萬善村是豫西北地區一個著名的古鎮,它扼守“太行八陘”之一的太行陘(又稱“羊腸坂”),“南可通洛、陜,北能達晉、燕”,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并被官府辟作驛館兵站。萬善古鎮分為北社、中社、南社等五大社,“高抬火轎”就誕生、傳承、發展于萬善南社(今萬南村)。

 據說,萬南“高抬火轎”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時期,當地居民自古以來就有踩高蹺、抬花轎鬧新春的習俗。這種習俗在明代得到了脫胎換骨的發展。當時,明鄭藩王子朱載堉七疏辭爵后隱居在丹水河畔的九峰山下著書立說,萬善古鎮自然是他經常游歷的地方。朱王子十分同情被稱為“下九流”的抬轎夫和嗩吶手等民間藝人,便竭力想為他們爭取地位,大膽地把踩高蹺和抬花轎兩種民間表演藝術大膽地結合在一起,精心設計出了踩著高蹺抬花轎的表演形式。他的初衷就是要讓人以仰視的角度高看“轎夫”,用藝術的表現手段來提高“轎夫”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和地位。隨后,朱載堉又不斷對其改進,將白天表演改為夜間,將花轎改為火轎,把原來的布轎改為紗轎,轎的周圍插上蠟燭,轎頂鑲嵌上能噴射出彩色火焰的龍頭,寓意火旺、財旺,象征著一年里百姓的生活紅紅火火。

 

 

 經過朱載堉改進的“高抬火轎”是一種獨特的民間集體舞蹈藝術,整個表演團隊要一百多人,表演起來如同人潮涌動,行如流水。每年從大年初一表演到元宵佳節,南到洛陽、鞏義,北至山西澤州,方圓百里的群眾常騾馱馬載,結伴前來觀看,盛況空前。

 由于種種原因,近幾十年來,“高抬火轎”這種獨特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中斷了,許多精彩的節目及絕技也隨著老藝人的相繼謝世而幾近失傳。如今,國家保護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如強勁的東風,重新吹開了萬南老藝人的心扉,他們與村干部多次商議,決心重振“高抬火轎”藝術。在文化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萬南人同心協力,克服種種困難,竭盡全力復興“高抬火轎”。村里經濟差、底子薄,拿不出多余的錢添置道具,村民們就自愿捐資。2006年6月,大伙放下手中的活計,男女老幼齊上陣,在幾名老藝人的指導下,僅用短短兩個月時間便將瀕臨失傳的“高抬火轎”基本恢復原貌,并利用各種節慶場合進行了多次表演,在今年春節期間還參加了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會演。

    今年3月,“高抬火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使萬南人很受鼓舞。現在,他們正全力以赴,努力給“高抬火轎”注入新時代的氣息,并以此為載體,帶動村里經濟社會發展,盡快把萬南建設成為一個文明、和諧、富裕的新農村。(原標題:民間集體舞蹈藝術“高抬火轎” 重放異彩(組圖))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2007-4-1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