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武則天嵩山封禪與縉云封縣

2013/6/21 9:49:10 點擊數: 【字體:


    一

    封禪是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活動,封為祭天,禪為祭地。秦漢以后,地點一般選擇在泰山。泰山,位于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大平原交接區域,在古人眼中是最接近天的地方,故有泰岱之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為天下之中的區域,稱中岳。相傳周武王克商之后,也曾登此山祭祀封禪。而封禪名山,還可見《洞冥記》:“太初三年(-102),東方朔從西那汗國還漢,得風聲木十枚九尺,大如指,真可愛。縉云封禪之時,許貢其木為車輦之用……縉云之世,此樹生于河閣間也。”縉云,山名,即仙都山。因此古代天子封禪之地除泰山、嵩山之外,還有浙江中南部的縉云仙都。

    二

    武則天(624~705),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荊州都督武士彠女,年十四,召入后宮,為才人(中國古代宮中女官名,正五品)。唐太宗非常寵愛,賜名“武媚”。貞觀二十年(646)三月,太宗病重,下詔軍國機務并委太子李治處理。此后,太子隔日聽政,朝罷,入侍藥膳,武則大與太子開始接觸,同在太宗身邊侍疾。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詔長孫無忌、褚遂良輔佐太子李治,太宗駕崩。二十八日,武則天在感業寺削發為尼姑,年二十五歲。六月初一,太宗第九子李治即位,是為高宗,年二十二歲。

    永徽元年(650),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為皇后。永徽二年(651)八月,武則天再次入宮。永徽三年(652)冬,武則天生長子李弘。永徽五年(654)三月,封武則天為昭儀。十二月十七日,高宗離京師謁昭陵,武則天從行,又生次子李賢。

    永徽六年(655)九月,高宗召大臣長孫無忌、李績、于志寧、褚遂良入內殿。高宗說:“皇后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為后,何如?”長孫無忌、褚遂良反對,于志寧不敢言。李績(俗稱徐茂公)稱病不參加,后來,李績入見,上問:“朕欲立武昭儀為后,遂良固執以為不可。遂良既顧命大臣,事當且已乎?”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上意遂決。冬,十月己酉,下詔稱:“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嶺南”。乙卯,百官上表請立中宮,乃下詔武氏為皇后”。可是,武則天志比天高,傾城傾國,唐宮內務熟悉,深知要再出人頭地,必須在國家大政中發揮作用。麟德元年(664)七月,高宗李治詔以三年(666)正月有事于泰山。武則天密贊《請親祭地祇表》云:祭祀天地、祖宗,自然要祭祀父母。而“推尊先后,親饗瓊筵”,怎么可以用一般男性大臣來進行典禮?這個做法實在是違背世故人情與典章制度的,既然一般的男性大臣不應該參與祭祀女性祖先的活動,那么,祭祀李治母親長孫皇后的典禮,就只有處于“椒闈”的現世皇后來主持,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此時此際,倒應該認真地盡孝道,進行“晨昏定省”。然而,長孫皇后早已逝世,所以說“妾早乖定省,已闕侍于晨昏”。唯一補救的辦法,趁高宗封禪泰山,祭祀天地、祖宗、父母的時機,我可以“總率六宮內外命婦,以親奉奠,冀申如在之敬,式展虔拜之儀”,以盡孝道,敘婆媳關系,以正名分。于是,實現了女人第一次在封禪泰山的盛典中取得了與男子同等的地位。麟德二年(665)和四年(666)武則天跟隨高宗封禪泰山。李治和武則天,除了政治企圖相同而外,主要還是利用封禪追求個人的政治目的:在李治,是通過封禪“告成功于天”來“顯號”、“覬名”;而武則天,則是通過封禪祭天,提高自身的社會影響和地位。

    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后,便一再催促唐高宗封祭嵩山。高宗先后三次下詔定下封祭的時日:儀鳳元年(676)二月高宗決定封禪中岳,后來因為吐蕃犯塞,被迫取消;調露元年(679)七月,高宗下詔冬至封禪嵩山,因突厥反叛而取消;永淳二年(683)七月,下詔十一月封禪于嵩岳。后又因高宗病情加重只好作罷。十二月,高宗逝世。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中宗。尊天后武則天為太后,凡政事均取決于太后。

    嗣圣元年(684)二月,太后廢中宗為廬陵王,立豫王李旦為帝為睿宗。凡政事仍取決于太后。三月,逼廢太子賢自殺。九月,改元光宅,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立武氏七廟。時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眾心憤惋。英公徐敬業以復廬陵王為辭,在揚州聚兵十萬,使義烏駱賓王草檄文,討伐武則天。十月,武則天命李孝逸統兵三十萬討伐徐敬業。斐炎請太后歸政皇帝,旋以謀反罪被殺。十一月,李孝逸軍破江都,徐敬業敗死,駱賓王亦死。夏州都督王方翼因與高宗廢后同族,下獄死。垂拱二年(686)春,武則天下詔復政于皇帝,睿宗不敢受。

    垂拱三年(687)九月,虢州人楊初成“偽稱郎將,矯制于都市,募人欲迎廬陵王于房州”,事覺,伏誅。垂拱四年(688)二月,毀乾元殿,役數萬人作明堂。七月,武則天改嵩山為神岳,封其神為天中王,并且拜太師、使持節,神岳大都督。下令禁止在山上放牧。十二月,明堂建成,高194尺(合54.32米),方300尺,凡三層,號曰萬象神功,它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明堂,表現出某種不可動搖的、統帥一切的力量和權威。不久,明堂毀于火,又開始重建。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則天廢睿宗自已稱帝,改唐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天授二年(691)一月,地官尚書武思文帶頭,糾集2800人聯合上表,請求封禪中岳。天冊萬歲元年(695)的正月,武則天為自己加尊號“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建洛陽為神都,尊嵩山為“神岳”。同時宣布“將有事于嵩山,先遣使致祭以祈福,號嵩山為神岳,尊岳神為天中王(黃帝),夫人(嫘祖)為靈妃”。武則天不敢遠離洛陽到泰山封禪。嵩山,屬京畿地區,選擇嵩山封禪,目的是為了便于控制局勢。天中王,天的正中之神。漢服虔《左傳注》:“黃帝以云紀官,蓋春官為青云氏,夏官為縉云氏,秋官為白云氏,冬官為黑云氏,中官為黃云氏”。宋李思聰《洞淵集》云“中岳,山洞名,上帝司眞之天,即軒轅黃帝,治中岳。主德分精,黃老駐蹕。上有仙人,貝多之樹,玉女織錦之室。石髓瓊環,玉人金像,上應柳宿之精,下鎮周地之分野。”

    萬歲通天元年(696),臘月,車駕儀仗從神都洛陽出發。十一日封祭神岳。這次封禪,是封太室、禪少室。武則天備了一篇《升中述志碑》文,睿宗書,碑極壯偉,立于嵩山之巔。(此碑至宋政和間被毀,文亦不傳)封祭儀式完成以后,發布詔令,大赦天下,改元萬歲登封,天下百姓免繳當年租稅,民間可以連續九天聚會飲酒,以示慶祝。十四日,禪少室,在少室山萬羊崗設壇祭地,立《大周封祀壇碑》。(碑由武三思撰文,薛曜書丹,今存于萬羊崗祭壇遺址,部分文字遭損毀。)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靈妃為天中黃后。崔融又上《賀封禪表》。三月,新明堂建成,號曰通天宮。赦天下,改元萬歲通天。此明堂至開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下令拆掉上層,改建下層為乾元殿。

    封禪典禮的成功舉行,等于她已將自己的事業向昊天上帝作了匯報,并且得到天帝認可。為紀念這樁大事的完成,她下旨將年號改為萬歲登封”,“改嵩陽縣為登封”,“改陽城縣為告成”,表示大功告成。武則天在嵩山舉行了盛大的封禪大典,以這種方式將她改唐為周的壯舉,向昊天上帝(黃帝)作了匯報,由于整個活動期間又沒有出現異常事件,已實現天帝(黃帝)批準的政治氛圍。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云:“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曰有熊氏,又曰縉云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今括州縉云縣,蓋其所封也”。“蓋其所封也”,“其”,人稱代詞,當實指具體人。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賜人。《說文?土部》:“封,爵諸侯之土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墨子?魯問》:“請裂故吳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縉云縣,上,萬歲登封元年分麗水縣東北界,婺州永康縣南界置縣,因山為名。”五代《舊唐書?地理志》:“縉云,萬歲登封元年,分括蒼及婺州永康縣置”。《舊唐書?則天皇后傳》載:

    萬歲登封元年,臘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丁亥,禪于少室山。己丑,又制內外官三品已上通前賜爵二等,四品已下加兩階。洛州百姓給復二年,登封、告成縣三年。癸巳,至自嵩岳。甲午,親謁太廟。春三月,重造明堂成。夏四月,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為萬歲通天,大酺七日。

   《新唐書·則天中宗紀》云:

    萬歲通天元年臘月甲戌,如神岳。甲申,封于神岳。改元曰萬歲登封。大赦,免今歲租稅,賜酺十日。丁亥,禪于少室山。己丑,給復洛州二年,登封、告成縣三年。癸巳,復于神都。一月甲寅……己巳,改崇尊廟為太廟。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天靈妃為天中黃后。……三月……丁巳,復作明堂,改曰通天宮。大赦,改元,賜酺七日。

    《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一》云:

    萬歲通天元年丙申,臘月,甲戌,太后發神都;甲申,封神岳;赦天下,改元萬歲登封,天下百姓無出今年租稅;大酺九日。丁亥,禪于少室;己丑,御朝覲壇受賀;癸巳,還宮;甲午,謁太廟。……春,一月,……己巳……改長安崇尊廟為太廟。……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靈妃為天中黃后;……

    “萬歲登封元年,臘月甲申(十一)”,即公元696年1月20日。“三月丁巳(十六)”,即公元696年4月22日,故萬歲登封元年,跨上一年的臘月(農歷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滿打滿算,前后僅94天,是武則天封嵩山、禪少室大典而特設的年號。縉云封縣的具體日期,《新唐書?則天中宗紀》和《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一》載:“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靈妃為天中黃后”。“二月辛巳”,即二月初九,換算公歷是三月十八日。《新唐書?則天中宗紀》:“三月……丁巳,復作明堂,改曰通天宮。大赦,改元(萬歲通天)”。意思是說:我這天子己上達蒼天,軒轅黃帝已經批準。武則天為了顯示虔誠和威嚴,尊中天黃帝和下詔敕封縉云縣應大體在同一時間進行,所以,每年二月初九,就應是縉云封縣的紀念日。

    綜上所述,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云:“今括州縉云縣,蓋其所封也”,這封縉云縣的皇帝就應是女皇武則天;武周萬歲登封元年(696)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為神岳天中黃帝的同時,下旨敕封遠在嵩山東南二千里外的軒轅黃帝鑄鼎、馭龍飛天封地——分麗水縣東北界,婺州永康縣南界復置縉云縣,表達了女皇武則天對軒轅黃帝“神授皇權”的無限企盼和尊崇的復雜心理,同時也體現當時國家中央政府對縉云黃帝文化的正式認同。(原標題:武則天嵩山封禪與縉云封縣)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縉云新聞網 2011-09-16 作者: 王達欽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