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劉震云先生,您如何講故事?(2)

2013/7/12 11:47:47 點擊數: 【字體:

有極大的功利,去廟里拜佛的人都是有事找佛,沒事不找佛。

  有神社會和無神社會最大的區別不在這個功利上,在于有神社會想找一個朋友訴說自己心事的時候,他可以去找上帝,可以去找真主,也可以去找佛,上帝最大的特點是嘴比較嚴。

  但在無神社會,如果你想把自己心里的話說出來,一定要找一個知心朋友,而朋友跟上帝最大的區別是他會把你說的話告訴別人。所以中國人的孤獨和西方人的孤獨是不一樣的,西方人的孤獨是傾訴之后,而中國人的孤獨是無處可傾訴。中國人因為心思上吊的人一般都是憋死的。《一句頂一萬句》里有一個意大利的神父,他來中國四十年,傳教只傳了八個徒弟。他特別想把一個有心事可以對他說的朋友帶到我們身邊,但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朋友是多余的。他在黃河邊碰到一個中國的殺豬匠,神父勸殺豬匠說你要信主。殺豬匠說為什么要信主?你信了主就會知道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殺豬匠說不信我也知道,我是個殺豬匠,從張家莊來,去李家莊殺豬,這就是中西文化最大的區別。

  這樣的作品能否被其他的民族所接受?法文版十月份能夠出版,英文版、韓文版和其他文版本都會陸續出,但幾個語種的翻譯家共同給我反饋過一個意見,就是為什么你作品里的人物那么多,有名有姓的有上百個,以后寫作品有名有姓的能不能不超過五個人?他們確實忽略了我們民族的人在世界上是最多的。

  劉震云:我不是著名編劇

  米靜:有個美國作家說過,絕大部分人是生活在寂靜的絕望中。劉震云老師說中國人的這種孤獨狀態推而廣之,在全世界就能找到更多的知音和讀者。展開話題來談電影,劉老師是著名的編劇,請您談一下您喜歡的中國電影和外國電影。

  劉震云:首先我不是著名的編劇,小說我寫得非常好,但我為數不多的幾個劇本卻寫得非常差,我覺得最差是因為我把寫劇本當成寫小說。

  去年馮小剛導演把《溫故一九四二》改成了電影,他在拍攝期間最大的苦惱是劇本里老是出現八個字,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比如不是中國的軍隊就是日本的軍隊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拍起來要為它花很多錢!制片主任不敢見我,一見我就瘋了。另外劇本寫得太長,拍出來的素材能剪十個小時。但影院對馮小剛這樣大牌的導演也同樣要求不可以超過兩個半小時。

  他得出來的經驗就是好的劇本不超過一千五百字,我對馮導說下次寫劇本的時候就寫兩頁紙,用文言文寫《一九四二》我可以寫。

  劉震云:中國電影最缺哲學

  另外一個比較老的電影《教父》是世界電影史上登峰造極之作。科波拉曾經拍過《教父》和《教父》的紀錄片,影片之所以登峰造極,不在題材暴力,里面充滿了性,也不在導演很年輕,有很多穿幫鏡頭,在于影片有一個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么暴力的電影,它的故事驅動力和發動機是什么?我覺得科波拉的水平快接近我了,他是個哲學家,雖然這是一部特別恨的電影,驅動力和發動機卻都是愛。每一次殺人,每一次黑幫的火拼,包括自己家族內部人的突然的暴亡,沒有一個是因為仇恨,都是因為愛。他開篇是馬龍·白蘭度演的教父金盆洗手,因為不想當教父,所以一塊做毒品生意的人要殺他。談話的時候他的大兒子說了一句話,有什么樣的分成?對方以為他大兒子想做,于是就想把教父殺了,這樣他的大兒子就可以做毒品生意了。教父最喜愛的是他的小兒子,準備讓他當國會議員,不準他染手家族事業。但當教父被人槍殺,躺在醫院的時候,曾經參加過越戰的小兒子挺身而出救了父親,然后他的小兒子因為愛把殺他父親的人給打死了。包括大兒子的死也是因為對他妹妹的愛,在收費站被輪盤的機槍掃射,最后小兒子成為了新的教父。

  其他的比如香港黑幫電影殺人的時候沒有情感。但是作為觀眾看《教父》看到最后的時候,新的教父對其他幫派進行清理和血戰,我們的情感卻是站在小兒子那一邊,因為新的教父讓我們覺得特別解恨。我覺得哲學能驅動電影,也能驅動中國和世界。

  米靜:謝謝,講得非常好。電影學院最缺以故事的角度講電影,我們會講音樂、燈光和攝影的方向,而電影真正的核心是故事,中國電影缺得最多的也是故事。

  劉震云:缺的是哲學!

  劉震云:馮小剛讓民族不好意思了

  米靜:我們談一下您做編劇的兩部電影,《我叫劉躍進》和《一九四二》,在創作和改編的過程中,影片和小說間的異同,以及這兩部影片在國內外的反應。

  劉震云:《我叫劉躍進》是馬導演的作品,她是一位非常有才華和見識的女導演,長得也很漂亮,之前她還拍過一個特別優秀的電影《我們倆》。我覺得她特別能掌握一個電影的內涵,就像狼和羊之間的關系,世人都知道狼是要吃羊的,但她通過這個電影告訴大家,羊有時候也可以吃狼,因為羊太多了。起用演員也反映了這個導演優秀的創作才華。選擇演員是導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她選擇的李易祥、秦海璐、陳瑾、劉信義,還有兩個非常有名的中國導演——尹力和高群書都有飾演角色。《我叫劉躍進》這部電影唯一的缺陷是投資太少了,如果當時多給馬導演兩三倍的投資,這個電影會更精粹,我期待和馬導演再次合作。

  不管是尹力還是高群書導演,他們的演技都不比導演的才華差,因為他們在里邊演的是壞人。高群書最近一部作品是《神探亨特張》,把一個警察拍得很流暢,包括里邊的主題歌我也很喜歡。

  《一九四二》是去年上映的,接連得了很多國際和國內的獎,像意大利電影節、羅馬電影節、伊朗電影節、香港金像獎。馮導演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歷時十九年把一部電影堅持拍下來,很不容易。《溫故一九四二》是最不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小說,因為里邊沒有任何的情結和故事。如果故事是驅動電影最主要的因素,它就是零,那為什么還要改編成電影?他一定看到了大家認為重要的東西,背后的東西,里邊有個觀念就是這個民族對待苦難的態度。

  老舍先生生前曾經說過一句話,他特別想寫一部充滿了笑聲的悲劇,這是一個哲學觀點,也是一句偉大的話。在拍這個電影的時候,包括對演員的輔導,情感一定要節制,死了人告訴演員不許哭,要讓觀眾笑。所以當我在首映式上看到《一九四二》中餓死三百萬親人的時候,大家在笑,我感到很欣慰。一個地主的女兒被賣到了妓院,第一次見嫖客,要給嫖客洗腳,端盆三次都沒有放到地上,嫖客說鞠三個躬就可以了,她還是放不下。嫖客就問她,你是不是不愿意伺候我?我換個小姐,你也別為難了。地主的女兒有文化,說,叔我愿意伺候呢,可是我吃得太飽,蹲不下。第一次來到妓院就吃得太飽,笑完之后觀眾自己不好意思,這個目的就達到了,要讓我們的民族自己不好意思一次,這是寫《一九四二》最重要的目的。我覺得馮導演是個目光與眾不同的人,他讓我們民族不好意思了一次,就像燈光,照亮了我們這個民族和心里黑暗的一角,這個民族不好對付!

  米靜:《一九四二》我們都很喜歡,雖然它的票房沒有以前的喜劇電影好。

  劉震云:這也是不好意思的一部分,如果要跟喜劇片一樣的票房,那會使我們特別不好意思,這個民族做的選擇從來都是對的。

  劉震云:感人的故事可以國際化

  米靜:您個人認為什么樣的故事,才能既受到國內觀眾的歡迎,也能受到國外讀者和觀眾的歡迎,甚至喜愛的呢?

  劉震云:很簡單,感人的、人性的故事。民族和民族之間確實有很多差異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13年05月3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