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海珍
10月4日晚,天津衛視《中國麗人》首播,馬艷麗與楊瀾,徐崢,英達坐鎮評委席。當盲女孩趙蘊輝 在舞臺中央跳完一曲《燭光里的媽媽》時,馬艷麗和楊瀾雙雙飆淚,了解到女孩家境并不寬裕,馬艷麗現場承諾以后為她提供免費的舞蹈服。
鎂光燈下的馬艷麗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優雅與自信,從運動員到T臺名模,再至設計師以及Mary MA品牌締造者。馬艷麗一路向前,華麗轉身中尋找更優秀的自己。
“很幸運,我能做真正的自己。”
“永遠做一流版本的自己,永不做二流版本的別人。”
馬艷麗如是說。
關于那個幸運女孩跌跌撞撞參與模特大賽,并成為1995年上海國際模特大賽冠軍的故事不再敘述。中國的辛迪·克勞馥知道,人生還有無數種可能,于是,馬艷麗在她模特生涯最高峰之時來了個華麗轉身,于2005年創立Mary MA高級時裝定制中心,是中國進軍高級定制領域最早的設計師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Mary MA的品牌以國際化的視野、中西合璧的風格在高定領域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
她似乎永遠有探索的勇氣以及旺盛的精力,在《中國麗人》亮相全國觀眾之前的9月27日,2012中國首屆藝術品產業博覽會在宋莊藝術區隆重開幕!馬艷麗及其團隊攜創意作品“時間”及“無序”的展出,淋漓盡致的體現出Maryma大氣經典的路線。
“這次參展并沒有局限于將很多服飾展覽于展館,而是運用油畫、新概念材質為參觀者帶來跨越傳統服裝理念的深思。”作品整個創意過程中更多的是跨界構思。服裝設計的過程也是藝術品創作的再現。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分量感的,有一些有深厚意義的東西在里面,你會不停地發現它的那些優點,而并不是靠一些短暫的視覺效果來抓住你的視線,我需要一種很持續的吸引力。”這是馬艷麗設計服裝的理念,并一直貫穿其中。如今,她的客戶群中有活躍在舞臺上的知名明星,也有國外各行各業的時尚精英。有包括像美國的音樂教父,也有007的扮演者布魯斯南及迪拜酋長這樣的客戶。在被問到至今為止最滿意的一套衣服時,馬艷麗一臉驕傲的說:“給小貝做的衣服讓我覺得挺驕傲地。他是全球知名偶像,但是我們還是把‘貝感睿智’的中國篆書印在了他的胸口上。”
“我想很多人做事情都和自己的習慣有關系,我的習慣就是偏內向的,不是特別張揚,可能主動性不強,但很追求完美,對一些東西的細節特別在意。設計的風格會比較內斂、比較低調,但里面還有很多細節和個性。”這是馬艷麗的設計理念,一如她的人生,不張揚,但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扎扎實實地向前走。
曾有過品牌初創,就受到“非典”影響,所有產品不得不全部積壓在倉庫里的挫折;也曾體驗過從T臺的花瓶兒到管理一個公司的全新挑戰;也曾在措手不及間遭遇過婚變的刻骨銘心之痛,但是這些都阻擋不了她如今的美麗的勇氣。
“沒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勇氣。不害怕不是勇氣,它是某種腦損傷。勇氣是盡管你感覺害怕,但仍能迎難而上;盡管你感覺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對。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會發現戰勝恐懼不僅使你變得強大,而且還讓你向成熟邁進了一大步。”這是馬艷麗在她微博上的一段話。如蠶蛹,歷經陣痛,始有成蝶的美麗。
做一流版本的自己,她一直在踐行:運動員生涯培養了她的堅強和毅力,從不輕易放棄,模特生涯讓她在舞臺上感受到絢麗的光彩和萬千矚目,但其中也有許多艱辛與付出,而作為設計師和品牌經營者,不但要設計出漂亮獨特的衣服,還要了解市場需求和顧客心理。馬艷麗說,所有這些過程都是她人生的軌跡和組成部分,都很重要,隨著年齡及閱歷的增長,她現在很享受設計師這個身份,覺得這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職業。
采訪中問她,有沒有設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全然退休?進入一種全身心的放松?在所有的問題中,唯有這一個沒有答案,她沉思一會,說:現在還沒有答案,挺難想象的。
對美執著地追求,任何時候都不放棄
《中華兒女》:您創立的時尚個人品牌MARYMA,經過了近十年的發展,已經闖出了自己的天地,自己有沒有對它的發展進行過盤點?
馬艷麗:感謝您對我的關注和支持。創建Maryma,這是我為自己標定一生的事業,所以到現在,確實很少回頭去看。回望一下,好像沒有什么驕傲和遺憾,一路平穩。高級定制與大眾成衣的市場不同,在設計成衣時要考慮適合哪些人群穿著,這些人的愛好是什么,流行到什么時候,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而做定制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設計師地想象力,可以把衣服做地更華美,象件藝術品一樣。這是做高級定制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很享受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