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陳忠和離開中國女排帥位,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如果說,今年5月,主教練郎平的上任,是給在質疑中踉蹌前行的中國女排注入了一支強心針,那么隨后19歲小將朱婷的橫空出世,更是令人興奮地看到中國女排重新崛起的希望。發掘出朱婷,是郎平的幸運;而在自己開竅之時,正值郎平重新出山,同樣也是朱婷的幸運——一個未來的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A
一人獲三項殊榮,被稱“超級明星”
2013年之前,朱婷一直默默無聞。進入2013年后,在亞青賽時感覺還不行,而到了瑞士女排精英賽時她突然有了感覺。
就憑這種感覺,朱婷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瑞士女排精英賽,面對成人組對手,她一人獨得105分,盡管以國青隊陣容出賽的中國隊最終戰績不佳,但朱婷被賽會評為最佳得分手。半個月后的世青賽,以朱婷為絕對主力的國青隊獲得冠軍,朱婷更包攬世青賽最有價值球員、最佳得分手和最佳扣球手三項殊榮。國際排聯官方網站首次用“超級明星”來形容一名中國運動員。從世青賽歸來,朱婷順理成章進入國家女排,世界女排大獎賽澳門站是她在成人組的首次亮相。結果,她的風頭蓋過了王一梅、馬蘊雯等過去最受歡迎的球員,從第一場獲得的寥寥掌聲,到最后一場下場時享受到猶如功臣般的雷鳴歡呼聲。朱婷用三場比賽場場“得分王”的優異表現,收獲了最佳得分手和最佳攔網兩項大獎。
B
身體條件得天獨厚,被冠以“小郎平”
自從“鐵榔頭”郎平之后,中國女排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實力超群的超級主攻手,就連黃金一代時期,楊昊、張越紅等也稱不上世界超一流。而過去幾年球隊的核心王一梅,在進攻速度及一傳上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直至今年朱婷的出現,人們才隱約看到了幾分巨星的影子,便迫不及待地將“小郎平”、“加莫婷”、“金延婷”這樣的稱號加諸在朱婷頭上。
朱婷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身體條件,1.95米的身高,即使作為一名副攻也綽綽有余。更難得的是,朱婷還有絕佳的彈跳。據測量,她的扣球高度可達驚人的3.23米,超過了當今女排第一巨人加莫娃,3.27米的摸高也超過了古巴的路易斯。這樣的身體條件就是在世界排壇也不多見。前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僅在澳門看了一場比賽,就非常羨慕郎平的運氣,稱朱婷為難得的人才。
過去帶過朱婷的教練或是河南隊的大師姐,談及朱婷時都會說:朱婷不光擊球點高,悟性也高,更難得的是,她能吃苦,想練、能下工夫,天分加上用心,她大多能滿足教練不斷提出的要求。
C
場上霸氣又低調,被評價“有激情,大氣”
朱婷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場上氣質——霸氣而又低調。
盡管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出戰,朱婷的表現就令不少老隊員吃了一驚。因為她根本不怯場,不但勇于承擔進攻的重責,甚至在場上會認真地給大家分工,每一次進攻得分,她都會撒了歡似的繞場飛奔,直到被老隊員叫住,才搖搖晃晃地過來和大家擁抱。朱婷說,第一次打國家隊的比賽,即使賽前有點小緊張,一上場就什么都忘了。馬蘊雯在評價朱婷時,曾經說道:“朱婷很敢下手,打球很來火,她霸氣又不是特愛表現,有激情又低調,她給我的感覺很大氣,所以真的特別喜歡她。”
年僅19歲的朱婷在場上有超乎年齡的沉穩,這也是她場下的性格,在其他花季女孩追看偶像劇的時候,朱婷卻偏愛紀錄片,尤其是古墓、文物類題材的探索紀錄片。自從世青賽歸來后,鋪天蓋地的贊譽砸向朱婷,澳門站賽后,這種贊譽達到了頂峰,對此她卻有著超乎年齡的冷靜。“不管大家怎么說我,我自己知道自己,像這次比賽,我整體表現還可以,發揮了訓練的水平。進攻稍微好一點,一傳和防守不太好。”
無論賽前賽后,朱婷總是有意識地躲避著鎂光燈,她有些抗拒采訪,有時甚至是郎平生拉硬拽才把她拽過來。面對鏡頭朱婷的回答也常常不能讓人滿意,簡單的幾個字后就卡殼了,好半天反應不過來,然后就一副想要逃跑的模樣。私底下,朱婷曾袒露心聲:“媒體太過熱情會讓我迷失方向,并不是飄飄然找不到方向,而是每一次別人的溢美之詞,在賽場就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每一次都想完美發揮,但發揮不好怎么辦?對不起大家怎么辦?所以請大家不要給我太多的壓力。”
D
性格招人喜歡,
深得老隊員“寵愛”
不過畢竟只是19歲的小女孩,和同齡人一樣,朱婷也喜歡發發微博、微信,喜歡帥帥的黃曉明,沒事的時候最喜歡的是睡覺,能一覺從晚上睡到第二天中午。看到老隊員,她會很靦腆,但又會挨個兒地打招呼,那認真的勁頭讓大家都挺喜歡的,因此平時老愛逗逗她。她一說話大家就樂,有好吃的大家也都愛招呼她一起吃,還提醒她多吃點,長點肉。平日朱婷喜歡虛心請教,大家也都樂意提點她。對于主教練郎平,朱婷感覺像媽媽一樣,“看到郎導比較親,她很照顧我,我也很長時間沒回家了。”
對于這位愛徒,郎平有著幾分護犢子的味道,她很少會在媒體前給朱婷太高的評價,這其實也是在保護她,有意識地給媒體降降溫。因為在她看來,朱婷固然有著進攻點高,網上能力強的優勢,但身體還不夠強壯,后排進攻還有弱點,一傳更是一個致命傷,距離一名超級巨星,朱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過多的贊譽有可能是一種捧殺。因此,她不斷在媒體面前給朱婷減壓:“不能對孩子要求太高,要給她時間成長,別給她那么大的壓力。”對于“小郎平”的說法,她只是哈哈一笑,“朱婷就是朱婷,我希望她能夠超越我,但現在還有很多功課要做。”羊城晚報記者 蘇荇【原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