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朱大可:想起施蟄存

2014/1/14 15:18:08 點擊數: 【字體:


    提要:施蟄存的名字,隱藏著生命策略的密碼,那就是“蟄”而“存”之。他“蟄伏”在文化的深冬,猶如一頭機智的鼴鼠。面對大規(guī)模的意識形態(tài)清洗,曾經出現過形形色色的幸存者阿諛奉承者,曲意逢迎者、賣身求榮者,等等,幾乎沒有狷介正直和潔身自好之士。施蟄存依靠蟄伏而得以長壽,以99歲高齡辭世,顯示了一個罕見的生命奇跡。

  巴金活過101歲,施蟄存活過了99歲,他們猶如一組對偶的鏡像,從各自的角度書寫了中國文壇的詭異容貌。一個是京師高官,一個是一介書生;一個只有短暫的寫作生命,一個卻一直延續(xù)到歲月的盡頭;一個畢生渴望自由卻在生命的最后為別人“活著”,一個則低調地保持了靈與肉的自由;一個力倡真話卻被各種謊言所包圍,一個則在緘默中守護著內在的正直……這種“比較文學”,向我們展示了生命悲喜劇的復雜含義。

  我最初獲知“施蟄存”這個名字,是借助魯迅先生的雜文。他以“洋場惡少”和“叭兒”的身份,赫然列入長長的魯氏罵人名單里。名單上的其他名流,還有“劊子手”胡適、“革命小販”楊屯阝人、“乏走狗”梁實秋等等。對于我和許多文學少年而言,首次“出場”的施蟄存,只是一個可笑的反面角色。長大后我才懂得,這是一場誤會。

  在華東師大中文系就學期間,由于輔導員周圣偉老師是施蟄存的關門弟子,從他那里聽到了一些這位蟄居本系的隱者的軼事,并開始對其古典文學的精深造詣有所窺見。而真正了解其文學原創(chuàng)成就,卻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中國文壇出現翻案風潮,胡適、周作人和林語堂等“反動作家”被重新闡釋,而“新感覺派”小說也咸魚翻生,成為出版社競相再版的文化資源。我藉此閱讀了施蟄存的全部作品,并對這位短篇小說大家萌生新的敬意。

  從那時至今,施蟄存被“平反”已達20多年,媒體甚至稱其為“中國現代派鼻祖”,但其文學成就仍未受到足夠的學術重視。他的都市心理小說,與沈從文的鄉(xiāng)情小說,是中國文壇對稱的兩大支柱,共同完成了現代短篇小說的話語建構。他的《追》、《梅雨之夕》、《春陽》、《鳩摩羅什》和《將軍的頭》等等,代表短篇的杰出成就,卻難得在現代文學作品教材里現身。在現存的近兩千種“現代文學史”中,充斥著各種政治偏見和文學謬見,唯獨沒有關于施蟄存的正確估價。他的孤寂,從生前一直延續(xù)到了身后。

  施蟄存的名字,隱藏著生命策略的密碼,那就是“蟄”而“存”之。他“蟄伏”在文化的深冬,猶如一頭機智的鼴鼠。面對大規(guī)模的意識形態(tài)清洗,曾經出現過形形色色的幸存者 阿諛奉承者,曲意逢迎者、賣身求榮者,等等,幾乎沒有狷介正直和潔身自好之士。施蟄存依靠蟄伏而得以長壽,以99歲高齡辭世,顯示了一個罕見的生命奇跡。

  施蟄存不是顧準式的文化英雄,他并未直接批判專制,卻保持了知識分子的氣節(jié);他雖不能“大濟蒼生”,卻做到了“獨善其身”。他的學識直逼錢鐘書,而氣質則近乎陳寅恪和沈從文。陳寅恪晚年為明妓立傳,頌揚其政治貞操,沈從文則被迫轉向古代服飾研究。施蟄存在1950年到1958年從事文學翻譯,被戴上右派帽子之后,便開始把玩金石碑刻,文革后又專治古典詩詞,在那里默守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嚴。他畢生潔凈,沒有那些遍及整個知識群體的道德污跡。

  施蟄存晚年患有嚴重耳疾,幾乎完全失聰,只能靠書寫來完成對話。但他的寫作卻一直延續(xù)到生命盡頭。耳聾阻擋了塵世喧囂,令心靈變得更加恬淡而闊大。他的短文語詞溫潤,閃爍著洞察世事的智慧。

  1991年秋天我去愚園路拜訪他時,他仍然住在普通民居里,連廚房和衛(wèi)生間似乎都與鄰人共用。老人坐在正午的陽光里,玉面皓首,周身散發(fā)出幽默和睿智的光澤,儼然一代大家的風范。他戲言跟我?guī)资昵熬褪敲苡眩斎唬傅氖橇硪晃唤凶?ldquo;朱大可”的故人。在以后的話題里,他開始嘲笑那些“當代文學史”的炮制者,笑指他們不是在“修史”,而是在“踐實”,也就是踐踏當下的文學事實。

  施蟄存終身不言政治,甚至很少公開談論道德。但在《紀念傅雷》一文中,他卻意外地吐露出抗爭的心跡。他盛贊揚傅雷反抗暴政的剛直性格,聲言自殺就是對其剛直品德的自我塑造。施蟄存在結尾寫道:“只愿他的剛勁,永遠彌漫于知識分子中間。”這不僅是對傅雷的評價,也是追思者自身的信念。施蟄存的外柔內剛的卓越品格,在對故人的追思中不慎泄露,猶如一道犀利的閃電,照亮了文壇。(原載于2005年11月《中國新聞周刊》)【原標題:朱大可:想起施蟄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和訊網 2012年11月1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