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黃河鯉魚的生存狀況

2013/3/13 14:27:31 點擊數: 【字體:

黃河鯉魚的生存狀況
圖片來源網絡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流,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穿越河南境內的692公里,主要位于豆腐腰上。孟津以東河道開始放寬,兩岸堤距一般10公里左右,最寬處可達20公里,河床寬而淺,非汛期含沙量11.3-25.0厘米,水中富含水生生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鹽類。該流域(河南段)氣候溫和,年日照時間和魚類生長期長,黃河灘生長著大量的野生雜草可作為魚類飼料,這些都是發展漁業生產的優越條件。也是歷史上我省境內河段盛產優質黃河鯉的主要原因。  
     
    但是,上世紀50年代以來,由于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諸如水質污染,濫捕、毒魚、炸魚,隔離天然繁殖場地以及黃河斷流,使得天然水域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黃河鯉魚的資源量急劇下降。50年代,在三門峽、靈寶、洛陽、鞏義、鄭州及開封等地均有專業捕撈隊在黃河里捕魚。月捕魚量600-1150公斤/ 船,其中黃河鯉可占總重量的45-50%,黃河河南段每年能捕撈黃河鯉15萬公斤;而到1981-1982年,同樣的作業方法在同一季節的月捕獲量也不超過125公斤/船,且漁船數量大大減少,特別是黃河鯉魚的產量下降更為嚴重,年捕撈量還不足1萬公斤,年齡與個體均減;現在已很少能見到捕魚的船只了,可見魚類資源已明顯衰退。特別是進入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全國一片鯉魚引種雜交熱的直接影響下,經黃河的不同支干流水域,混進了多種雜交鯉,使得河道內黃河鯉種質資源遭到了更為嚴重的破壞,出現多種鯉魚混雜現象,黃河鯉魚品質下降。主要表現為體色不一,鱗被雜亂,體型改變等性狀變異。
    
    黃河鄭州段黃河鯉魚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安陽淇河鯽魚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近日通過農業部評審委員會審定,已獲項目立項。這意味著省黃河鯉魚、淇河鯽魚這兩個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和遺傳育種價值的名貴品種,獲得國家項目支持和保護。
    
    黃河鄭州段黃河鯉魚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黃河鯉魚,范圍包括:鞏義市、滎陽市、惠濟區、金水區和中牟縣,保護區設立兩個核心區(花園口核心區和伊洛河核心區)和東西兩部分實驗區。  
    
    安陽淇河鯽魚(又名雙背鯽),產于淇河,是省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在水溫、氣溫、自然環境等條件非常適宜淇河鯽魚生存棲息的淇河沿岸建立淇河鯽魚自然保護區,在五龍鎮嶺后村以下15公里58平方公里的河段建立淇河鯽魚種質資源保護區。   
    
    這兩個保護區建成后,不僅能夠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而且能夠保護黃河鯉魚、淇河鯽魚種質,保護生物多樣性。(原標題黃河鯉魚的生存狀況)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互聯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