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金銀花讓農民“采金摘銀”
2013/8/14 10:11:1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封丘縣,種金銀花能掙錢已成為農民的共識。1月8日,司莊鄉關帝廟村農民李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照一般市場價格,我一畝摘125公斤干花,凈掙4000元,F在種了4畝金銀花,一年收入個一兩萬元沒問題。 ”
金銀花是封丘縣傳統的中藥材種植作物,而如今已快速發展成一種優勢產業,成為讓農民采“金”摘“銀”的致富之花。
近年來,該縣抓住國內外市場對金銀花的需求迅猛增長這一機遇,成立金銀花產業發展指揮部,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引領農民種植發展金銀花生產,并在水利、資金、土地使用、種苗調配、技術、銷售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
縣里主動與中科院、中國藥科大學等科研院所、制藥企業合作,研究培育新品種,開發推廣栽培管理新技術,將金銀花的坐花期提早,由年產一茬變為三茬,畝產由不足50公斤提高到100~150公斤,產品品質也明顯提高。
他們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扶持龍頭企業,注冊了“豫綠”、“豫封”等商標。其中,“豫綠”牌金銀花獲得了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封丘金銀花還取得了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證,生產基地被認定為省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基地,吸引了哈藥二廠、金陵藥業等國內知名大型制藥企業紛紛在此建立藥源基地。
縣里協調組織成立了金銀花產業協會,各重點鄉村設立分會。協會統一負責生產管理、收購銷售,規范了金銀花產品等級和報價、原產地標記使用、統一包裝等。該縣還在北京、廣州、安徽等地的中藥材市場設立辦事處,及時了解全國市場行情,并與全國20多家制藥企業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
如今,封丘金銀花產業已實現了五大突破:種植面積達30萬畝,總產550萬公斤;畝均效益3000元以上;培植和烘干技術及產品品質均居全國前列;市場份額占全國的50%;已成功出口國外1000噸。
封丘縣委書記趙建軍說:去年產區90%以上的農戶從事金銀花生產,產值達2億元,純收入1.46億元;現在,金銀花精深加工已初具規模,這將大大拉長產業鏈,今后將更快地推動農民增收。(記者田宜龍)(原標題:封丘:金銀花讓農民“采金摘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人民網(200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