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熊保銀種植豬苓種出經驗 被當地稱為“土專家”
2012/6/10 16:34: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西峽豬苓,12月7日,河南南陽西峽縣米坪鎮關山村的熊保銀熊大爺見太陽正好,早早便把今年采挖的豬苓搬了出來,晾在家門口,“你別看它長相難看,黑乎乎的,可賺錢了,現在價格都漲到180元/公斤了,我今年種了150平方米的豬苓,就掙了2萬多元。”熊大爺對筆者說,他從小就和豬苓有緣,十幾歲靠挖豬苓為生,四十幾歲又到河南某高等食用菌培訓班學習種植豬苓,此后熊大爺就一直開始了種植豬苓的“生涯”。 “豬苓是賺錢,可是真正懂得種植的人并不多,西峽縣會種的也就我們幾個,人家都管我們叫土專家。”說起種植豬苓,熊大爺一臉的自豪。 豬苓屬于共生多孔菌屬,必須依然其他植物提供營養方能生存,“我當時就是聽藥販子吹牛,說挖豬苓的同時也挖到了天麻。才想到把天麻和豬苓一起種下去才成功的。” 現在,熊大爺在山茱萸樹下種植了150平方米的豬苓,他只要在每年的4、5月翻翻地,放些豬苓菌種,冬季的時候澆澆水,坐在家里就可以收獲幾萬元。良好的經濟效益給他帶來了“另類”驚喜,其他各縣紛紛前來“取經”。今年,好幾個基地給他每個月5000元的工資,把他這個“土專家”請去當老師,實地指導種植。 試驗成功后的熊大爺不忘鄉里人,幾年來,他和其他幾位“土專家”,常常利用地里休息時間、鄉村聚會之際,“現身說法”給村民們講解種植豬苓的技術,為了減輕當“老師”的負擔,他還專門培育了幾位“接班人”作為技術骨干,每到春天,地里處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我現在在搞無土培植試驗,成功后申請專利,一定會給我們鄉帶來巨大的收入。”老當益壯的熊大爺對如何培植豬苓已經有一套自己的“經”,對未來他躊躇滿志。 如今,該鎮以退耕還林、小流域治理為契機,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林,培育支柱產業,發展地方特色產品、綠色精品系列。在幾位“土專家”的帶動下,在山茱萸樹下種植豬苓,建立豬苓種植基地,目前,該鄉翻種豬苓22000平方米,豬苓12020窩,共15萬斤,預計明年可實現收入375萬元。(原標題:西峽縣熊大爺種植豬苓種成了“土專家”)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金泉網 原文時間:20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