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裕丹參地理標志產品撐起一片艷陽天
2012/7/23 17:06: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暮秋時節,在河南省南陽白云山和記黃埔丹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一股股參香味撲鼻而來。尋著香味,記者來到了整潔的生產車間,看到一批批包裝完好的八味丹參茶隨著隆隆的機器聲被裝進一個個精美的盒子里。公司總經理曹金斌介紹,裕丹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產品供不應求,帶動了當地丹參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河南省方城縣古稱裕州,特殊的氣候、地理條件使當地盛產的植物藥材丹參根莖粗壯,品質優良,具有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消腫止痛的作用,對冠心病、心絞痛有著顯著的療效,早在漢代就被醫圣張仲景譽為“丹參之首”,后被人們冠名為裕丹參,以此昭示裕州丹參之地道。至今在民間還流傳著“丹參王,裕州長;品質好,療效良;上海、武漢藥莊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謠。
方城裕丹參生產雖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隨著人們對自然資源的無序開發,到上世紀末,方城縣境內的裕丹參種植面積不足33公頃。為保護和發展裕丹參珍品,從1999年開始,方城縣委、縣政府開始實施張仲景醫藥創新工程,組織有關科研人員在河南農業大學等有關科研院所的專家指導下,啟動了裕丹參研究工作。他們嚴格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簡稱GAP),結合野生裕丹參的特性,使仿野生丹參栽培技術研究獲得了成功。仿野生丹參經河南省南陽市藥檢所、國家參茸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化驗,丹參桐ⅡA≥0.62%,丹酚酸B≥9.91%,比《中國藥典》規定標準分別高0.42%和6.91%。為此,裕丹參于2003年獲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年又獲河南省無公害產地認定。他們還在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野生裕丹參撫育園,并在撫育野生園中選育出了優質高產的早熟和晚熟丹參新品系。
一個地理標志產品撐起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裕丹參作為地方金字招牌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來,方城縣委、政府作出了《關于發展道地藥材裕丹參的決定》,成立了以縣長為首的中藥材領導小組、縣裕丹參開發服務中心和縣裕丹參研究所,各鄉鎮成立了丹參生產辦公室和丹參生產協會。2005年,裕丹參又引來了牽手
世界500強的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落戶方城,成立了南陽白云山和記黃埔丹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建立了與丹參中藥材GAP要求相適應的 “公司+科研院所+協會+基地”的生產經營模式,以契約為紐帶與藥農簽訂技術指導合同,實行“統一種子、統一育苗、統一移栽、統一標準、統一整地施肥、統一管理、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收購、統一資料建檔”的“九統一”管理,共制訂60余項技術操作規程。
好質量有了好品牌,好品牌有了好價錢。目前,裕丹參生產面積已由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前的30余公頃增長到現在的2000余公頃,收購價也由2002年前的每公斤5元,猛增到現在的每公斤13元,增長了2.6倍。正在田間管理的該縣楊集鄉尹莊村的馬富山看到記者到來,順手從田間拔出一株11月份就要采收的裕丹參,經測量,其鮮重達1.15公斤,預計每公頃可產干裕丹參1萬余公斤,按今年的收購價每公斤13元計算,每公頃效益15萬元,0.8公頃裕丹參一年下來就是12萬元。看著豐收在望的裕丹參,馬富山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說道:“裕丹參受保護后,種著它還真中。”
“種植富民,加工富縣。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推動裕丹參產業發展的目的,就是既能富民又能富縣”。河南農業大學博士、方城縣副縣長楊青華如是說。為加快裕丹參產業快速發展,縣委、政府制定了“1231”工程,即:“1”是建成一個裕丹參GAP生產基地;“2”是建成一組野生裕丹參撫育園和一個藥用植物品種展示與科研園;“3”是建成一個中藥飲片廠、一個。(武建華 宋曉霞 張天慶)(原標題:方城裕丹參地理標志產品撐起一片艷陽天)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大河南陽網 原文時間: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