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尹小劍)近日,記者在息縣一超市內看到一種叫香稻丸的大米,標價每公斤188元。導購員告訴記者:“這是息縣的特產,是一種香味獨特的作料大米,在其他地方是買不到的。”普通大米不過每公斤四五元,這種大米價格為何這么高?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據了解,香稻丸在息縣有悠久的歷史。相傳神農氏巡視天下,路經南張莊(今息縣夏莊鎮肖圍孜村一帶)時,其小女兒被當地人民的勤勞和善良所感動,贈給老農一撮稻谷種子,當年播種,稻香滿坡,其米形如珍珠,香氣宜人,遂名“香稻丸”。
息縣香稻丸種植專家項廣永告訴記者:“香稻丸的礦物質和各種氨基酸的含量超出了泰國、日本等國家的知名大米,尤其是硒的含量非常豐富,高于其他品牌的米種;再加上產量低,不好管理,種植成本高,賣到現在這個價格絕對是物有所值。”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高品質大米,卻曾經瀕臨滅絕。息縣農業局局長盧保榮說:“香稻丸只宜于在夏莊和項店鎮的8個村莊種植,引種推廣他處則香氣減弱,米質變差,過去種植面積一直不大,甚至是逐年減少,2005年全縣種植面積僅有25畝。”
經過息縣農業局鎮植保站和項廣永幾年的努力,目前全縣已發展香稻丸生產基地1500畝,年產7.5萬公斤優質香米!
息縣縣委書記張富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后,我們將加大對香稻丸的開發力度,爭取使香稻丸成為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大米,成為息縣的招牌。(原標題:香稻丸:息縣欲開發成為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