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郟縣紅牛飼養創歷史新高

2012/8/3 15:18:31 點擊數: 【字體:

郟縣紅牛飼養創歷史新高
 

    被列為全國8大良種的郟縣紅牛在經歷了發展、鼎盛、徘徊之后,得益于國家優惠的畜牧飼養政策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飼養數量再度攀升,存欄總量達18萬頭,創歷史新高。
  
    郟縣是個傳統農業縣,飼料飼草資源豐富,發展紅牛得天獨厚。色如緞,頭如罐,眼如蛋,耳如扇,龍門角,真好看,叫喚一聲二里半。這是歷史上人們對郟縣紅牛的評價。但是前些年,畜牧業生產形勢復雜、肉蛋市場價格起伏不定,郟縣農民的養牛積極性不斷下降。近年來,當地政府瞄準市場需求變化,因勢利導,提出了“強力開發紅牛資源,發展紅牛經濟強縣”的戰略思想,搞好良種推廣、牧草種植、青貯氨化等工作,為農民發展畜牧業保駕護航。2003年,在全縣實施了 “紅牛發展155工程”,加快了畜牧養殖小區和養牛專業村建設步伐,規劃建設了五大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和兩大肉類加工基地。堂街鎮后莊、黃道鄉王英溝、渣元鄉王樓等30多個養牛專業村養牛均在400頭左右。姚莊回族鄉、城關鎮的肉牛產品除供應本地市場外,還俏銷武漢、西安、鄭州、洛陽等大中城市。
  
    為加快紅牛新技術的推廣步伐,郟縣成立了良種引進、科學飼養、疫病防治等專業技術小組,經常開展送醫送藥送技術到場到戶活動,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務。他們去年還借助舉辦紅牛節的有利契機積極籌建紅牛研究所,聘請專家制定保種和開發方案,增加郟縣紅牛的科技含量。  
  
    為降低飼養成本,該縣充分利用豐富的農作物秸稈資源,在全縣范圍內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技術,將該項工作由短期行為轉變為一種長期的自覺行為。目前,全縣已建成秸稈青貯、氨化池5500多個,年青貯氨化能力在30萬噸以上。同時,積極引進紫花苜蓿、黑表草、甜高梁、墨西哥玉米等優質牧草,建立了牧草示范種植基地,抽調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傳授種植技術。去年以來,全縣氨化秸稈6萬噸,青貯秸稈16噸,人工種草 6200 多畝。  
  
    該縣還積極建立縣、鄉、村三級疫病防控網絡,對全縣重點戶和規模場進行監測和采血化驗,及時組織疫苗進行免疫注射,保證了紅牛的安全。 
  
    據郟縣畜牧局負責同志介紹,目前郟縣約5萬戶農民靠養牛脫貧致富,年產生綜合效益1.8億元。(原標題:郟縣紅牛飼養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新河南網 原文時間:2006.4.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