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手工造紙術將失傳 河南新密正在申遺

2013/8/16 11:40:59 點擊數: 【字體:

   
    【內容提要】近日,在被稱為“造紙之鄉”的河南新密市大隗鎮,記者見到唯一一個還在使用手工造紙技術造紙的村民黃保靈,他用自己的老手藝一張一張地“撈”著紙說:“新型的機械造紙工業使我們村原來60多家手工造紙的村民,都放棄了這種古老的造紙方法,現在只剩我一家了。之所以......

  近日,在被稱為“造紙之鄉”的河南新密市大隗鎮,記者見到唯一一個還在使用手工造紙技術造紙的村民黃保靈,他用自己的老手藝一張一張地“撈”著紙說:“新型的機械造紙工業使我們村原來60多家手工造紙的村民,都放棄了這種古老的造紙方法,現在只剩我一家了。之所以堅持到現在,是怕傳統的手工造紙術滅絕,后代再也見不到祖先發明的造紙方法了。” 
  
  紙是這樣造出來的 

  昨天上午,家住大隗鎮大路溝村的黃保靈,正站在家中齊腰深的“腳坑”里,用一竹制的器物在一個大水坑里撈紙漿,他手腕一抖,竹制的器物上便沾了一層米色的紙漿,控一下水后,他把竹制的器物往下一扣,三小張麻紙就成形了。黃保靈說,他這道工序叫抄紙,也叫撈紙。面前的水坑,叫“陷坑”,坑底排列了一層竹子,下面壓著的就是紙漿。用一邊的木桿搗搗下面的竹子,紙漿就會從下面冒出來,他再用另一根木桿攪一攪,就可讓陷坑里的紙漿變得均勻。 

  黃保靈說,撈紙全憑經驗和手感,一張紙的厚薄和均勻,全看撈紙人的技術,竹器伸得過深,上面的紙漿就太多,“撈”出的紙張就厚,入水太淺紙張又太薄。撈紙時用力不勻,竹器上沾的紙漿就不均勻,“撈”出的紙會厚薄不均。 

  撈出的濕紙平攤在木板上后,下一步工序是壓紙。黃保靈把濕紙一張張放到陷坑里,堆到半尺多厚時,他就會用一塊木板壓在上面,再往木板上面壓幾塊石頭,這個工序就是為濕紙去水,時間一兩個小時。壓過的紙還是密密實實地粘在一起,還得往下面“飲水”,然后紙張才會一張一張揭開,又一張一張地貼在墻上風干。

  一個人孤獨地堅守 

  黃保靈今年46歲,20年前,村里像他這樣的手工造紙作坊有六十多家,后來大家都改成了“機械化造紙”,并且發展到了二三百家,只有他一家仍在沿襲著千年的老工藝。 

  與保靈家相隔百米的一個小院里,有一位70歲的老太太,她叫呂愛榮。呂奶奶也是一個手工造紙的“專家”,她把一摞壓干水分的紙,放在架子上,然后拿起水杯,順著紙往下倒,紙被浸濕后,老人一張張地揭下來,一一貼在瓷磚墻上。 

  老人說,這就是當年蔡倫發明的造紙術,不過快要失傳了。因為手工造紙勞動強度大,又臟又累,沒人愿干了。 

  “我從早上6點一直忙到下午6點,除去吃飯、上廁所,一天最多只能造700張紙,站的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一天只能收入四五十塊錢,一般人可吃不了這份苦!”黃保靈說,村里除在那些年紀比他大的人中能找到會這項造紙手藝的人,年紀比他小的人,已經沒人會做了。許多人笑他傻,同樣造紙賺錢,為啥不裝個造紙機?“我到現在還不想放棄這個作坊,就是不想讓這項上千年的歷史工藝白白失去。” 

  黃保靈說,由于力不從心,他雖保留了手工造紙的全套器具,但前邊用樹皮造紙漿的工序由于勞動量太大,他已經省略了。他擔心自己有一天干不動了,這項手藝會徹底失傳。“最好是政府出面,讓這項技術能保住。最好是在旅游景點內,作為一個參觀項目對游人開放,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 
   
    技術亟待搶救 

    據了解,在新密市文化館館長李宗寅先生的奔波下,黃家沿襲五代的手工造紙已被確定為新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全力申請成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李宗寅介紹,大隗鎮是全國有名的“造紙第一鎮”,手工造紙已有1000多年歷史,手工制作的白麻紙紙質綿韌,手感軟滑,紙面平整,不洇墨,吸水好,潤墨力強,是書寫的上乘佳品。該鎮的手工造紙起源于東漢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手工作坊均以蔡倫為祖師,大隗鎮還敬祀有“蔡仙廟”,東漢初年劉秀的大司徒侯跋從蔡倫處學得此技藝,又將此技藝傳給大隗鎮的侯姓后人。由于現代工業的發展,手工造紙的技藝已經到了瀕臨消亡的境地。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大隗鎮的手工造紙技藝亟待我們予以搶救!驹瓨祟}:手工造紙術將失傳 河南新密正在申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8-09-0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手工紙坊 紙上不富貴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