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曹屯:排鼓名揚四海

2013/8/23 9:53:23 點擊數: 【字體:


曹屯:排鼓名揚四海

曹屯:排鼓名揚四海

 
    昨日上午,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圣大典開幕式在關林舉行。曹屯群藝社攜30面大鼓來參加此次開幕式。當氣勢磅礴的排鼓響起時(上圖),全場為之振奮,古老的曹屯排鼓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魅力。

  曹屯位于洛龍區中部,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望熊耳青黛,東傍清流伊水。現有3000多口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鄉村并因傳承了數百年的排鼓而遐邇聞名。洛龍區近年來的發展,不僅給曹屯人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使這個以排鼓聞名的村莊顯示出獨特的魅力。

  1  囤積糧草 得名草屯

  曹屯,在清代以前名為草家屯。據《洛陽縣志》記載,清乾隆九年(公元1745年)時,草家屯已更名為曹屯,當時的地圖也顯示該村村名為曹屯。

  昨日,曹屯黨支部書記張留召向記者講起該村的歷史。東漢末年,劉氏皇室腐朽,官宦豪族日趨沒落,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民眾生活更是難以為繼。在黃巾起義之后,地方官吏各懷異圖,形成軍事割據之勢。曹操討伐董卓時,大軍駐扎在洛陽城西南,等待時機攻城。曹操在今天曹屯的位置,囤積了大量糧草等戰備物資,并派重兵把守。這個地方,后來就被稱為草屯,意為囤積大量糧草之地,后又稱之為草家屯、曹屯。

  2  曹屯排鼓 歷代傳承

  曹屯流傳的一個故事,講述了曹屯人與排鼓的淵源。曹兵討伐董卓之時,當地村民敲鑼打鼓相迎。為一舉擊破董卓軍,曹操又命人做了60面大鼓,令村民擊鼓而歌,鼓舞軍心士氣。從那以后,打鼓就成為當地村民的一種習慣沿襲下來,村民中也不乏鼓藝高超之人。

  鼓,是最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相傳在黃帝征伐蚩尤的逐鹿之戰中,就有造鼓并擊鼓壯軍威打勝仗的記載,可見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的制作和運用方法。今年65歲的王光午是曹屯群藝社社長,他說,曹屯人打鼓歷史悠久,但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歷史是在明代。

  王光午介紹,早在周朝建都洛陽時,已設置了專門的“鼓人”來管理和使用鼓器。鼓分為祭祀用的雷鼓、靈鼓,樂隊用的晉鼓,軍事作戰發號施令用的路鼓。曹屯的排鼓就屬于路鼓范疇。根據關林廟碑記載,明萬歷年間,村民郭守鐸等人成立了曹屯關帝社排鼓隊,主要以表演排鼓為主,使用的是由本村藝人代代傳承下來的“長興鼓譜”。

  據洛陽關林廟碑記載,明神宗萬歷二十年(公元1593年),關林已經形成數萬人規模的關王冢會,每逢農歷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善眾云集。這種自發的活動當時被稱為“朝冢”。每逢此時,曹屯關帝社排鼓隊等民間社火組織要在活動中表演,排鼓是當時影響面最廣、參加人數多、規模最大的助祭形式。

  王光午說,在清康熙、乾隆、道光、嘉慶、光緒年間,關林的祭祀活動都十分隆重。每逢祭祀,均有地方官主祭,聲勢浩大。由曹屯排鼓、李屯獅舞與高蹺曲子合作的“文武蹺”表演,成為當時頗有特色的表演項目,這些項目也助推了洛陽曲劇的誕生。

  如今,曹屯排鼓已經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6套鼓譜經歷了400年的傳承而不衰。曹屯排鼓的特色是表演陣容強大,套路嚴謹,沉穩中見悠遠,昂揚中蘊藏著激越,被專家譽為中原排鼓藝術的活化石。

  3  慈禧題字 惜毀于火

  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2年),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從西安轉道洛陽,止輦河南府,隨后駕幸關林,曹屯關帝社排鼓隊擂鼓迎駕。當時曹屯排鼓擂得驚天動地,慈禧和光緒十分欣慰,慈禧在為關林題寫“氣壯嵩高”“威揚六合”匾之后,又專門為曹屯排鼓親題了一幅“太平鼓”匾額以及一副對聯“浩氣塞天地 聲威永山河”。

  據說,慈禧雖癡迷書法并嗜好將其墨寶送人,無奈她書法水平一般,為了給世人留下好印象,慈禧從四川物色了一個替身替她題字,此替身名叫繆素筠。因此,當時文武大臣們得到的許多蓋著“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鮮紅大印的墨跡,實則出自這位御用“筆替”之手。但當年的慈禧太后匆匆來洛是為躲避八國聯軍,倉皇出逃時唯恐跑得慢了,哪里顧得上帶著這位“筆替”。因此,書于關林的幾款匾額等,都是慈禧本人貨真價實的“現場簽售”。

  后來,因保存不善,這塊“太平鼓”匾額和對聯在關帝廟一次意外大火中灰飛煙滅,后人再無緣見到。

  4  擂響排鼓 名震四方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曹屯排鼓遭受打擊,除一架近200年歷史的流蘇獅皮被老藝人冒險保存下來之外,近百件祖傳的排鼓、獅皮等均被付之一炬。改革開放后,曹屯人成立了曹屯群藝社,重新打起大鼓,迎來曹屯排鼓的春天。

  近年來,曹屯群藝社的藝人們相繼參加了多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游節、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圣大典等重要活動,還參加了影片《清涼寺的鐘聲》的拍攝。藝人們的精湛表演得到了該片導演謝晉的稱贊,他還為曹屯群藝社題字“藝揚神州”。借助大鼓,曹屯漸漸名揚海內外。

  如今,受益于洛龍區的發展,曹屯當年的舊房已被一幢幢辦公大樓和居民樓所取代,曹屯村民也搬出了平房搬進了新樓。

  搬出了農家院后,曹屯村民打鼓的盡頭更大了,繼2009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曹屯排鼓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曹屯村民新居一路之隔的洛龍區龍泰小學,更是把曹屯排鼓技藝引入校園教學,列為學生們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

  曹屯人說,如今大家的居住環境更美了,生活更安心了,他們要繼續傳承祖先流傳下來的曹屯排鼓,讓虎虎生風的曹屯排鼓打出新曹屯人的精氣神!(本報記者 杜武 特約記者 王占國 文/圖)【原標題:曹屯:排鼓名揚四!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2011-09-20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洛陽曹屯排鼓隊獲佳績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