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三官廟撓閣: 獨領風騷三百年

2013/8/26 14:21:43 點擊數: 【字體:


三官廟撓閣: 獨領風騷三百年

三官廟撓閣: 獨領風騷三百年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城東桃李”被譽為洛陽八小景之一。其“城東”說的就是今洛龍區李樓鄉三官廟村、桃園寨村和向陽村一帶。1951年以前,三官廟村叫桃園街村,向陽村叫李疙瘩村。桃園街村、李疙瘩村、桃園寨村3個村子都有不少桃園,有“十八桃園九百里”之說。其中的桃園街村(今為三官廟村)有該村人自創的民間絕活——撓閣,其歷史可追溯到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距今300多年。

  2010年2月,三官廟撓閣被列入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1 撓閣:自創自演數百年

  據介紹,1951年以前,當時的李樓鄉有桃園街村、桃園寨村和李疙瘩村等。由于上級下發文件、通知以及郵寄的書信等老是在桃園街村和桃園寨村中間出錯,遂將桃園街村改成了三官廟村,李疙瘩村改為向陽村,桃園寨村則保留原名。

  在過去,村村都有自己的表演絕活,像白馬寺大里王村的獅舞,曹屯的排鼓,樓村的海神樂等,三官廟村的絕活是撓閣。

  “撓”,在洛陽的方言中意為“背起、舉高”;“閣”,原意為女孩,現指兒童。

  今年78歲的李紅圈老人是三官廟撓閣的傳人。李紅圈說,三官廟撓閣是先祖們自創的社火表演,是地地道道的河洛民間絕活。從祖傳的道具箱上“康熙三年”的時間推算,三官廟撓閣有34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是康熙帝繼位大赦天下,普天同慶,村人自己創造的一種社火表演。如今,三官廟撓閣已經成為洛陽春節社火表演中一種獨特有趣的民間表演活動,它融表演、舞蹈、音樂、美術、體育于一體。

  春節期間,辛勞一年的村民歡慶新春,在本村或鄰村舉辦社火表演。撓閣每組兩人,從村中4歲~8歲的女孩里選出漂亮、機靈的,穿戴好漂亮的頭飾與長袖彩衣,站在“莊”(撓閣架子)上,然后用寬布帶牢牢縛好,身體壯實的漢子在下撓莊。

  在婉轉悠揚的民間器樂的伴奏下,撓莊的人腳下用力,以腰為軸,把握重心,松弛有度地扭動,并遵照指揮不時變化隊形,時而沉穩輕緩,時而碎步疾走,時而左右穿梭,時而前后挪動,如鳳凰展翼,似蛟龍游動,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莊”上的小孩則根據節奏甩動水袖,或上下,或左右,或輕柔,或奔放,個個顧盼生輝,婷婷婀娜,如仙女下凡,似神仙顯靈,看起來非常優美。

  2 參演:一“社”一“桌”約定俗成

  社火源于自發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獻媚,假歌舞以祈福佑”。 “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難避邪。社火是人們為祭祀和社交自發組織的民間習俗活動,在特定的時間,比如正月初一至十五展演。

  李紅圈說,過去村民表演社火不計報酬,以各村生產組為單位,分為“白衣社”、“全神社”、“火神社”等。李紅圈回憶,他家所在的生產組是“白衣社”,負責的是“肖恩打魚”的撓閣表演,叫做“一桌”,即負責一個撓閣故事的表演。其他的生產組則負責諸如“小二姐打秋千”等表演,還有的生產組負責鑼鼓和服務。逢演出時,7個社各拿出自己的表演節目,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孫猴偷桃”、“張三跑馬”、“肖恩打魚”、“天女散花”、“舞洞房”等7個撓閣表演。

  三官廟撓閣規模宏大,過去演出時一般有百余人,現在也有五六十人。

  3 傳承:規矩曾經非常嚴格

  三官廟撓閣的傳承,有很多嚴格的規矩。

  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三官廟撓閣負責人肖留學說,舊時,在撓閣表演時,表演區的周圍有專門的人手拿棍棒甚至是拿著土槍護場。護場的目的:一是保證演出的秩序和安全,防止有人闖入表演區沖撞撓閣;二是防止村里獨創的撓閣絕技被人“偷”走。

  肖留學聽父輩們介紹,1944年村里去白馬寺棗園表演,為佛像開光助興。演出正酣時,村里的一個年輕人帶著自己的熟人溜進了表演區。這還了得,當時護場的人按照規矩將這兩人五花大綁,直到演出結束,有村中老人出面說情才放人。

  肖留學說,平時別人想來看他們的“莊”,那是一點門兒都沒有,這是幾百年傳下的規矩。

  李紅圈說:“1958年以前,三官廟撓閣年年都有表演。1958年,為了支持大煉鋼鐵,村中各社的‘莊’都送去煉鋼鐵了,那時候起到1986年,撓閣表演中斷了近30年。”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村中的喬連法、王運成、肖紅娃、李紅圈等老人商量著恢復村里的撓閣表演,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撓閣最關鍵的表演道具就是“莊”。他們聽說村民李留竟家保存了一套“莊”,欣喜若狂。李留竟老人聽聞要恢復撓閣表演,欣然同意拿出這套“莊”。李紅圈說,要是沒有這套“莊”,三官廟撓閣真有可能失傳了。

  4 打賭:真人還是木偶

  1986年,恢復演出的三官廟撓閣第一次到市里演出,演出地點在凱旋東路老市委大門外。中斷了幾十年的三官廟撓閣一亮相,吸引了大批市民觀看。

  在老市委門口表演之后,警車開道,六七十人的撓閣表演隊伍一路向東沿街表演,很多市民一路跟著看表演。

  肖留學說,最有意思的是兩個男觀眾,因為對“閣”的看法不一致:一個人說“閣”是真人,一個人說是木偶,誰也說服不了誰,兩人只好打賭定輸贏。

  這兩人也真是認真。撓閣表演從老市委門口一路表演到瀍河的下園都沒有下莊,這兩人也就一路跟著走到了下園。

  表演結束,孩子們下莊。看到活蹦亂跳的孩子,那個認為“閣”是木偶的觀眾輸得心服口服,給對方買了一盒好煙算是認輸。

  5 創新:化妝之后更精彩

  既是表演,還是地地道道的民間絕活,那就應該讓它更出彩。

  肖留學說,在1986年以前的撓閣表演中,不論是下邊撓莊的人,還是上邊的“閣”,大家都不化妝。但是,撓閣表演的“肖恩打魚”、“張三跑馬”皆出自京劇,不化妝就達不到戲劇的表演效果。他和其他幾位負責人商量后,決定為演員們化妝。這一化妝不當緊,演出效果非常好。

  再者,以前的撓莊人走莊時,只有上衣是表演服,褲子還是平時的服裝,這些年,他們花錢為撓莊的人配齊了完整的表演服裝,效果就更好了。(記者 陳小偉 /文 杜武/圖)【原標題:三官廟撓閣: 獨領風騷三百年】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11-02-1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撓閣鬧廟會 今年更精彩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