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潘占堆,為太倉毛筆守望

2013/8/27 9:36:09 點擊數: 【字體:


潘占堆,為太倉毛筆守望

潘占堆,為太倉毛筆守望

潘占堆,為太倉毛筆守望


     洛陽孟津縣有個平樂鎮,平樂鎮有個太倉村,那里因為曾經是皇家糧倉所在地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間,太倉村人開始制作毛筆,因太倉毛筆筆鋒銳利,飽滿圓潤,吸墨性強,使用起來柔而不軟,婉轉流暢,富有彈性而深受清廷吏部的青睞,成為日常公文的書寫用筆。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太倉毛筆大量銷往陜西、山西、甘肅、內蒙古等地,在北方地區聲名鵲起并達到鼎盛。太倉村的大多數村民都姓潘,制筆匠人也多為潘姓,與南方浙江湖州善璉鎮的“湖筆”相對應,民間便有了“南湖北潘”的說法。

    過去,毛筆是人人必備的書寫工具,制筆業也很發達。隨著毛筆被自來水筆、鉛筆所代替,特別是電腦的普及和人們書寫習慣的改變,毛筆已經淪為了書畫家的專用工具,制筆業也大為蕭條,具備高超手藝的制筆匠人更是越來越少。在“制筆之鄉”的太倉村,記者一行人就看到了這種令人擔憂的情況。

    潘占堆老先生,今年67歲,太倉村土生土長的毛筆制作匠人,從事太倉毛筆制作已有50多年。

    找到潘占堆家時,我們都非常吃驚,想象中應該掛有毛筆制作招牌的大門,掛的卻是一個飯店的招牌。進了門,問老先生這是怎么回事,潘占堆快人快語地說,做毛筆銷路不好又保證不了收入,兒子就在樓下開了這家飯店,掙些錢貼補家用。于是,我們就從太倉毛筆面臨的生存危機聊開了……太倉毛筆的優勢在哪里?毛筆的市場有多大?為什么太倉毛筆的產業做不大?太倉毛筆要發展需要怎么去扶持和經營?潘占堆老先生竹筒倒豆子般一口氣給我們說了一大堆。

    那么太倉毛筆的發展究竟遇到了什么困境呢?

    太倉自古就家家都能制作毛筆,上世紀70年代,太倉村公社成立,各家各戶停止了私人作坊毛筆生產,轉而抽調50多人成立了“太倉毛筆社”。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大字報讓毛筆有了用武之地,太倉毛筆的生產和銷售很是紅火了一陣。到了1980年,銷量下滑導致“太倉毛筆社”解散,太倉毛筆逐漸蕭條,時至今日,隨著老匠人一個個或轉行或離去,村里只剩下潘占堆還在苦苦堅守這門手藝。

    近些年,書畫市場有了很大起色,人民生活富裕了,寫字畫畫的也多了,對毛筆的需求量有了不小提高,可為什么太倉毛筆還是難現昔日輝煌呢?

    我們發現,后繼乏人及復雜的工藝,是造成太倉毛筆產量小的主要原因。

    在手藝上,老匠人潘占堆可以說是個特別認真、特別固執、特別守舊的人。從選料到制作完成,一支小小的毛筆需要72道工序,道道工序都需要他全部用手工完成。狼毫,必須是黃鼠狼尾巴上的毛;羊毫,必須是產自湖南剪自夏天的羊毛。一把羊毛泡在石灰水里,白色泡得發黑,黑了再泡回白色,就是為了要把動物身上的野性拿下來。從黃鼠狼的尾巴上拔毛,那全憑經驗,勁用大了,搞不好就拔斷甚至連皮揪了下來。潘占堆用的那只清洗浸泡羊毛的小陶盆,據說已經在他家傳了上百年,而用來梳理羊毛的牛骨梳子,也因為使用了幾十年而被磨得鋒利無比。“什么樣的工具干什么樣的活,梳、切、齊三關把住,技術就到家了。”潘占堆老人說,“我做毛筆又快又好又不浪費材料,我敢和任何一位同行打擂比賽。”確實,我們看到,經過他一道道精細的工藝下來,這樣的一支太倉毛筆,“筆齊、肚圓、頭尖、體健”,煞是漂亮。

    據了解,浙江湖州地區毛筆制作生產廠家眾多,已形成產業化,占了全國毛筆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太倉毛筆卻江河日下。“湖筆”的發源地湖州善璉鎮,幾乎家家戶戶會制筆,涌現出許多湖筆世家。如今,潘占堆一無大筆資金用來發展產業,二無精力宣傳推廣,即使偶爾有單位組織外出參展,他也會因為歲數大行動不便、飲食不慣而推托不去。

    但是,潘占堆并沒有對太倉毛筆的生存失去希望,他在苦苦等待,等待太倉毛筆能再續輝煌。(作者: 張希軍)【原標題:潘占堆,為太倉毛筆守望】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工人日報》 2012-12-13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孤獨堅守的太倉毛筆傳人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