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陽傳統廟會看民俗魅力
2014/7/17 10:55:2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文化產業網訊:安陽市一年一度的安陽橋古廟會在喧鬧聲中結束了。僅僅一天的廟會,吸引了成千上萬市民和外地游客蜂擁而至。當天,泥咕咕、紅纓槍、大刀等傳統手工藝商品,饸饹面、炸血糕、燒灌腸等地方特色小吃,背閣、抬閣等各種民間藝術表演,通過古廟會這個平臺進行了展示,展現了濃郁的民俗風情,讓市民和游客享受了一次文化盛宴。
趕廟會是年俗,也是民俗。不可否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對過年的民俗不再熱衷,但是,缺了全家團圓守歲與走親訪友拜年的傳統習俗,看不到玩雜耍、扭秧歌、跑旱船等民俗表演,吃不到地方小吃,過年似乎缺少了味道。而在安陽橋古廟會上,筆者看到老人為孩子講解傳統文化和民俗技藝,看到不少年輕人用輪椅推著老人緩慢地在人群中走動,買個糖人,吃碗饸饹面,回憶往事。盡管不少民間藝人也感慨,害怕手藝后繼無人,但近年的春節,我市在“兩館”廣場和廟會上搭建平臺,展示剪紙、捏泥人、地方小吃、民俗表演等民俗文化,受到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筆者認為,在“淺閱讀、淺思考”成為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的當下,傳統的廟會也應該有廣度、有深度和有厚度,不能只做走過場的表面文章,更不能辦成僅僅是定向性、象征性的群眾活動。廟會是體現民俗的一個平臺,但民俗如若僅僅體現為應時應景的擺個小攤、賺個小錢,淪落為廟會生意的點綴,那就不是淺思考而實在是欠思考了。
民俗是一種財富,需要我們每個人精心呵護;民俗是一束火焰,需要我們每個人添薪加柴;民俗更是一種力量,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傳遞。筆者希望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整合各方面的資源,讓安陽橋古廟會成為在全國叫得響的廟會品牌,彰顯具有安陽特色的民俗魅力。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2014-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