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省委在這里辦公,指揮和領導根據地的斗爭。該舊址位于新縣縣城中心首府路62號,大門上面懸掛著1980年徐向前同志題寫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匾額。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縣,位于綿綿起伏的八百里大別山腹地,原稱新集,曾為河南、湖北兩省的光山、商城、麻城、紅安、大悟等縣的交界地。鄂豫皖蘇維埃政府舊址便在新縣城內中原路62號,坐東面西,大門臨中原路大街,是一處高雅堅固的舊式居民建筑,現存房舍60余間。大門框上懸掛著徐向前1980年4月為舊址書寫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匾額。門左邊鑲嵌著一塊白色大理石,上刻說明詞。房舍院落大部分仍為原貌,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
1931年12月10日,紅四方面軍十師三十團攻克新集,鄂豫皖邊區領導機關先后遷到這里,建立了新縣。從此,新集便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建立了26個縣的蘇維埃政權,紅軍發展到45000多人,農民赤衛隊地方武裝發展到20多萬人,根據地的人口總數達到1300多萬。1931年五月,中央鄂豫皖邊區特委撤銷,成立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總部就設在這里。新縣成了鄂豫皖蘇維埃革命根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在新縣城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在這里長期戰斗和生活過的徐向前同志在1980年4月題字“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的匾額.
1931年5月12日,為適應鄂豫皖蘇維埃運動的擴大及紅軍隊伍的發展,根據中央指示,決定在新集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分局委員共11人,其中除中央指定的張國燾、陳昌浩、沈澤民、曾中生、王平章、蔡升熙、舒傳賢、鄺繼勛等8人外,又補選了周純全、郭述申、高敬亭3人為委員,甘元景等15人為候補委員。分局既是中央的代表機關,同時又是鄂豫皖地區黨組織的最高領導機構。但只開會,不辦公,由邊區省委主持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