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唱得好呀,唱出了我們老百姓的心里話。我給你買兩個西瓜解解渴。”7月26日下午,一位70多歲的老大娘,激動地把兩個大西瓜送到男主演江團結手里。
這是反腐倡廉現代豫劇電影《天職》在商水縣黃寨鎮勾營村拍攝時出現的感人一幕。
該影片故事根據全國唯一連續兩屆獲得“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的周口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正超的真實事跡創作改編。7月25日,《天職》劇組結束鄭州、鞏義的拍攝后,冒著炎熱來到商水縣,先后在城關鄉大劉行政村、黃寨鎮勾營行政村、練集鎮美人指葡萄園、陽城公園、融輝城等地實景拍攝。
“只有真實才能打動觀眾。”拍攝過程中,演員們緊緊圍繞“真實”下功夫,用真實的情感演出真實的事例,令圍觀群眾深受感動。主人公紀忠的飾演者江團結,表演投入到位真實自然,真假嗓結合巧妙,唱腔優美動聽,給人以真實感和親切感。城關鄉大劉行政村村民劉喜旺告訴江團結,一個下午我感動得哭了兩回,第一次哭是聽你唱:老百姓最可親,老百姓最良善,老百姓的胸懷天地寬;第二次哭是聽你唱:欺百姓就是欺父母,欺百姓就是欺蒼天。
7月27日后半夜,在陽城公園,女主演黨玉倩還在冒“雨”拍攝。狹窄的樹林里,縣消防車已經噴灑了近20噸水,小路上的積水已邁過腳踝。連拍了三次后,她裹上棉被,喝點姜湯,稍微休息了一會又投入拍攝。最后轉身退幕時,她頭昏腦脹,全身乏力,剛一側身就一個趔趄向左倒去,幸虧劇組人員眼疾手快,跑上去一把拉住,她才沒有摔倒。黨玉倩說:“唱了幾十年戲,這是我感覺最艱難的一場戲,也是我演得最認真的一部戲,因為她弘揚了我們黨親民、愛民的主旋律,是一部廉政反腐、密切聯系群眾的好戲,再苦再累,我都要咬緊牙關拍好。”
劇組在黃寨鎮勾營行政村拍攝時,剛到村口就聽見鑼鼓喧天。原來村民們一聽說在自己家門口拍反腐電影謳歌楊正超書記,竟然興高采烈地打起了腰鼓歡迎攝制組,還不約而同地聚集到村室要求當義務群眾演員配合拍攝。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他們和演員們配合得十分完美、真實。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奶奶,滿頭大汗,仍隨著隊員扭、跳、擊、躍,嚴謹而投入的態度令演職員肅然起敬。
7月28日,該電影在商水縣殺青,進入后期制作階段。預計今年國慶節前后與觀眾見面。影片由河南國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國影宣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拍攝,導演王冰河,編劇陳涌泉,作曲耿玉卿,豫劇名家李樹建、張寶英等也加盟演出。
據悉,《天職》講述一場車禍奪去村民李秀蓮的丈夫和公公兩條人命后,由于縣長潘文相包庇肇事者——其妻弟房地產商魏得富,使車禍案久拖不決,而三川市新任紀委書記紀忠接案后,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不為金錢和人情所動,明察暗訪,由車禍案又查出潘文相與魏得富官商勾結的經濟大案。《天職》以李秀蓮上訪為切入點,引出案中案,通過墳場哭訴、同事對決、母親探家、妻子受傷等事件交織推進,表現了當前反腐敗斗爭的隱蔽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謳歌了新時期紀檢監察干部親民、愛民的公仆情懷和勇于擔當、秉公執紀的英模形象。該劇劇情矛盾尖銳,沖突激烈,一波三折,有很強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對于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貪腐與清廉的較量和斗爭,該劇不回避問題、不粉飾現實、不輕描淡寫,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自2010年創作完成并公演后,舞臺劇《天職》已在全國各地演出260多場,受到廣泛好評,先后獲得河南省第四屆戲劇節演出金獎、河南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等獎項,劇中《眼含熱淚叫聲媽》等唱段已在民間流傳。(原標題:豫劇電影《天職》商水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