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馮佐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經濟合作委員會副主任姚明玉、副市長田永紅及國際易學聯合會原常務副會長丘亮輝、國際易學聯合會秘書長王國政、清華大學教授廖名春、北京大學教授常秉義等專家學者出席奠基儀式。
與此同時,中華傳承文化暨易學文化研究應用學術論壇在易學重要起源地和傳承地河南淮陽舉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馮佐庫在會上講話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傳承好、發展好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易學作為傳承文化的代表,是中國特色之魂,是偉大的智慧根源,被譽為東方哲學之母。其民族本源性和傳播的廣泛性,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團結海內外華人,進而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一步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淮陽古稱宛丘、陳、陳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景秀麗,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都城和陵寢地,也是炎帝神農氏的建都地、天下文官祖孔子在陳絕糧地、青天包拯陳州放糧地;搓柺欠宋幕、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八卦文化和“中華龍圖騰”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尋根圣地、河南省10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
據了解,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指導下建設的國際易學文化研究應用中心項目,總投資7億元,占地400畝,分兩期投入建設。一期建設到2013年12月底竣工,規劃建設分易學文化展示區、易學文化交流區及綜合服務區;二期建設時間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規劃建設分易學文化人文景觀區、易學文化研究應用區、易學文化國際學術交流區、易學文化與世界華人華僑聯系區。(原標題:河南淮陽斥7億建國際易學文化研究應用中心)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