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豐酒走的更遠的古今名人
上一圖集廟會上的民間藝人
下一圖集
李秀山,男,出生于1951年,漢族,大專學歷,泥塑師,河南省柘城縣遠襄南街人。“泥人李世家”第三代傳人,童年時受父親熏陶,喜愛泥塑藝術。1971年開始進行美術創作,1975年調入縣文化館工作。《盆鄉情》等多幅作品陸續在省內獲獎。作品《夜看春秋》、《關羽像》、《佛祖像》等被收藏。2006年,李秀山泥塑被列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1歲的李秀山被命名為首批河南省民間杰出文化傳承人。
李秀山的祖父李茂功從13歲時就開始學木工雕花工藝,到18歲時已聞名于商丘周邊地區。
李秀山的父親李廷芳如今已是年屆8旬的老人了,他12歲時拜商丘泥塑藝人曹廣仁為師。師徒參與了火神臺、灶冢廟、玉皇廟等廟宇寺院的大型泥塑、彩塑、彩繪創作,所創作的神像留存至今。
李廷芳師滿回鄉后,繼續進行泥塑創作,并讓全家老少參與制作。他還兼顧民間藝術竹馬、旱船、龍燈、戲劇服裝頭飾的制作,解放后仿制了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1970年,他參與了商丘市中心廣場毛澤東塑像的設計與制作。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李廷芳老人想讓兒子李秀山從小學習泥塑,使這門古老傳統的手藝早日后繼有人。但當時正趕上文化大革命,社會上盛行破“四舊”,手藝人不吃香,就因為這,父親沒有讓李秀山跟他學。
1973年初中畢業后,李秀山經人介紹進入商丘師范學校美術進修班,開始了為期1年的學習。憑借濃厚的興趣和不懈的努力,李秀山很快成為班上最優秀的學生,得到班主任、畫家曹天舒先生的賞識和悉心指導,此后有多幅作品在省、市展覽中獲獎。
1990年,李秀山跟著父親開始正式學習泥塑,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苦練,李秀山終于掌握了泥塑工藝的基本技法和要領。
點擊數:次 總張數:3張 來源:印象河南網 作者:C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