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調以花鼓為基礎,同時又大量吸收了其他姊妹劇種的藝術營養,形成了具有濃厚地域特點的藝術風格。女聲在質樸之中不失委婉俏麗,男聲則高昂豪放、剛柔兼備,保留著較強的說唱特征。
四平調與二黃聲腔很接近,四平調也叫平板二黃,它是從安徽青陽腔的滾調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在京劇傳統劇目中除了花臉行當外,其他各行當均有四平調唱腔。四平調唱腔與二黃原板相近,兼備了西皮二黃兩種風格的腔調,京胡要用二黃把位伴奏。四平調的板式不多,只有原板、慢板兩種板式,而這兩種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節奏和行進速度上有別。我們把中速節奏的稱之為四平調原板,把慢節奏的稱之為四平調慢板。
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