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初,濮陽人口151.08萬人。1983年建市之初,人口262.29萬人。2009年,濮陽市總人口為365.1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300.31 萬人,非農業人口64.83萬人,性別比為101.76(女性為100) 。全市常住人口351.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4.66萬人,鄉村人口227.14萬人。出生人口3.88萬人,出生率10.6‰;死亡人口2.06萬人,死亡率5.63‰;全年自然增長人口1.82萬人,自然增長率4.97‰。
2000年普查,濮陽市共有42個民族,占全國已識別民族的75%,比1990年普查時的31個民族增加11個民族。在全市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447910人,占99.7%,比1990年比重99.79%下降0.09%;各少數民族(含未識別民族人口10人)為10422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30%,比1990年比重0.21%上升0.09%。在市區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45818人,占市區人口的99.4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472人,占市區人口的0.55%。5縣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002092人,占5縣人口的99.74%;少數民族人口為7950人,占五縣人口的0.26%。2000年,35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比重情況是:回族5468人,占0.16%;蒙古族1401人,占0.04%;滿族774人,占0.02%;土家族537人,占0.02%;彝族366人,占0.01%;壯族387人,占0.01%。350人以下的民族有:藏族180人,維吾爾族170人,布依族168人,朝鮮族276人,侗族106人,瑤族22人,白族21人,哈尼族3人,哈薩克族2人,傣族3人,黎族9人,傈傈族9人,佤族10人,畬族9人,高山族2人,拉祜族1人,水族2人,納西族1人,土族23人,達翰爾族18人,羌族3人,布朗族1人,撒拉族1人,毛南族1人,仡仡族1人,錫伯族3人,普米族2人,塔吉克族10人,俄羅斯族1人,鄂溫克族3人,京族5人,獨龍族2人,鄂倫春族4人,赫哲族6人,其他未識別民族10人。
1990年~2000年的10年間,濮陽市主要少數民族人口都有不同程度增長,特別是蒙古族和彝族發展迅猛。濮陽市少數民族人口呈增長趨勢,主要原因是黨實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在發展經濟與文化等方面給予少數民族大力支援,在安置就業上給予照顧,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時在生育上適當放寬。